Show newer

其实是第一次看见木芙蓉,但是远远看见它的第一眼,木芙蓉的名字就一下子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对于自然的直觉非常敏锐…… 我诞生的的精神子宫。

Show thread

看见朋友圈两个小时能集满一百赞的人还有点吃惊。我在wx上说过话的人可能都不超过三十位。

比起神明,我更相信的是“灵”,类似萨满文化的万物有灵。
像是与世界连接的脐带。 ​​​

礼让斑马线迟到了,匆匆跑去公交站点等公交。早高峰的公交里大家像一群沙丁鱼,堵车的车辆也是。公交里好多老人小孩,一些我听不太懂的方言词汇从老人们的口中钻出来落在地上。
为过马路的行人用停止手势使车辆停下方便行人通过,没有行人时举着一块礼让斑马线的牌子。有一位老爷爷用不大的音量和我说了谢谢,一位叔叔笑着说我的姿势标准。只听到了这两句话,不过对我来说足够了。回来的时候由小雨变成太阳,我像离开水的鱼。

关于模特眼睛小的一点点观点。‘……’ 

(仅是我个人的观点。)
最近又看到了将模特眼睛小说成是辱…的言论。
现在的信息时代B站上或是什么平台都有模特经纪人之类的账号,完全可以在了解了模特行业后再来评判。模特行业的门槛比较高,除了眼睛小外,ta一定会有拍照表现力很好/五官辨识度高的其他优点。
如果您对日系模特了解多一点的话应该会有听说モトーラ世理奈,她是我最喜欢的模特,P1是之前一次世理奈作为鹿与飞鸟的模特的一件。自己还买过这件外套(推荐您去看看鹿与飞鸟世理奈完整的那套照片(o^^o)♪拍得很好)
她的一些照片眼睛看起来不大,甚至不是“有神”的那种,但这反而更能凸现她某种慵懒的气质,让她个人风格更加突出。眼睛不太大有时是模特一种个人风格的特征而已。像是歌手Petite Meller,她的脸被晒伤过,这让她的妆容中会有不少腮红的部分,但这看起来更加有个人风格与辨识度了。能够“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打造个人风格是很好的事情。
如果就是不能习惯,想要看更日常一些的,完全可以去看TGC(Tokyo Girls Collection)的视频,现在的信息资源足够您看见符合您审美的模特。

大部分持世界非黑即白,或者用时兴的话说,二极管思维的网路用户,可能暂时不能够理解讨论,对话是视角的增加而不是要求谁视角转变。
我一直是这样的态度。
许多事情就像是立体图形而不是平面图形。即使是再简单的立体图形,不给出正视,俯视,侧视之类的视角,是没有办法去判断究竟是什么立体图形的。长方体的正视图也能是一个正方形。
没有多种视角是很难看清事情的全貌的。

印象很深的一节语文课是高中的《祝福》,老师提问柳妈为什么会对祥林嫂说那些话呢,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一开始还没有想太多,也担心会卡壳太久,便说是柳妈的性格是“口无遮拦”的。老师让我坐下后,说柳妈说的那些话是因为她也是被封建守旧思想所毒害的另一位而已。那节课后我会想我之前看待事件的视角,都是极其个体出发的,之后我才会注意从社会环境去看待人的行为。这种视角的增加。

翻到去年三月的旧照片。我的职业其实是大街清洁工。
有点感慨这几年,去了敬老院看望老人,特殊教育学校陪着听障儿童,江边河滩清洁,回收旧衣物,去很小的小学上课,做疫苗接种的服务…… ​​​

昨天晚上睡觉前在听直播。之所以是听而不是看,是因为把它当成了白噪音一样的存在。我不怎么会进入直播间,偶然间点了进去。当时up主在看日剧偶尔会评论,我认出来其中一位角色是なにわ男子的大西流星扮演的。是bl剧吗,有这样小小的疑惑。听见up主在说剧中的光影,还提到了青橙色调。点击了关注,up主看见后说出来我的id,“谢谢xxx的关注。” 突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我很喜欢听人用不大不尖锐的声音说话,让我有一点安心。之所以会这样,或许是小时候睡觉前总是会听客厅里人说话的声音,我才能确定家里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而已。

吃完饭去称了体重。119斤感觉有些重,过了60kg就就觉得自己是胖了。虽然现在BMI是20。 ​​​

在玩Snapchat的cartoon特效…… 对我这样脸型本身有点尖的人不是很友好(几分说笑) ​​​

接近于彻底失望的心态。 ​​​

受到的精神创伤之多到我甚至可以开一个“如何与您的精神创伤共处”的班。

并不怎么会主动和人说话,甚至在社交网路上给人留言都很少。因为不觉得谁会真的听我说话所以基本上不说,尽管有时候有想说的。 确定对方100%会回复才会偶尔留言。 ​​​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