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看到很多说今天“女神节快乐”的说法,比起“女生节”这样可能只是单纯年轻群体的娱乐节日外,更加觉得困惑。看到这样的说法会在想背后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是慕强恐弱吗?是把“妇女”与中年女性联系在一起,而有一种所谓年龄焦虑,青春崇拜。
又在想什么才是“女神”,是光鲜亮丽吗?是影视剧里在世俗意义上也成功了的大女主吗?是商家营销中的消费目标人群吗?
如果把“女神”当作恭维的话,为什么“女神”是褒奖“劳动妇女”就不是。
越想越觉得奇怪,也许又只是我经常就词义而产生的一大段无端联想。

表达命令的祈使句把我杀了………………………………………………………………………………………………………………………………………………………………………………………………………………………………

时常需要确认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不是幻觉和幻听。

2021年当时用课间几分钟做的……极其简陋。
祝您妇女节快乐 ​​​

发觉现在有好多种性别划分……在心理性别上与其说认同自己是什么性别,我可能都没有心理性别。如果有心理上的物种认同那么我希望自己是一棵树而不是人类。(几分说笑) ​​​

每次听到“女生节”“女神节”的叫法,总有点疑惑于是想要淡化“妇女”的叫法,还是只是单纯地是某种娱乐,像是星期四之于吃炸鸡一样,定下某个日子赋予轻松的内涵。

购入了18年的一本大誌杂志,还是第一次看,对它的印象只停留在林奕含生前有时会读。
这期的封面人物是涂着黑色指甲油的陈绮贞老师。 ​​​

想了一会没有去报名一个3D打印笔的工作坊
一方面对3D打印笔没有特别特别感兴趣(如果是收集自然里的物品创作可能会很感兴趣……喜欢自然物品的肌理与质感🍃),一方面从小就实在不擅长手工实物创作。这么一想可能到时候买车票过去也无法特别享受其中的过程。
唯一觉得有点可惜的不能和那里的「技术指导」有交流学习获得新想法的时刻。看简介得知她先是从SVA的插画专业毕业后,现在在东艺大的Global Art Practice专业学习。从自己非艺术从业者的角度来看觉得很厉害。

口袋里常出现的事物:树皮、松果、风干的蜗牛壳、地上的花瓣、树叶。 ​​​

@Elb 或许是学着更好地接纳自己的全部身心,充实内心之类的😣

@Elb 啊可能都不会觉得应该特别改变自己外表去取悦他人😣也不会把困境归咎于外表,只是非常不自信😣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