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一段时间前听说有人差点跳楼,今晚吃饭的时候才知道是“专门讨薪要债的,连喇叭和横幅都准备好了。” 才知道有职业讨薪人之类的存在(自己编的名词)当听到是以一种略带戏谑的口吻说出这件事的时候,当时心情非常复杂。 ​​​

姊妹仔里有一句歌词是「我是你的伴,你是我的岸。」觉得这一句真好,像是浪永远会有岸作为依靠一样。 ​​​

好几次无意中听见关于各式朋友(同学或是网路朋友)的坏话,也会继续来往假装没有听见过,不想以此就对对方下什么定义。老实讲我自己也是被人嚼舌根的对象。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都不一定是相同的图形,更何况是复杂的人,或许我和说坏话的人只是看到了不同的面。
其实也觉得会和我来往的人都很有耐心和包容度,至少这就是良善的一面。(毫不夸张地说自己每天都在伤春悲秋,有时不是在想着自杀就是一直不说话。很少有人受得了我。)

在朋友圈里被中学同学评论“设计心理学里说圆形有新生、源泉、动力、初始的意向表达。”,才明白为什么新年装饰会选用圆形的组合。(比起乱七八糟的繁复造型更喜欢这样简单的几何图形组合)

Show thread

才发觉Cody·Lee有了B站账号(o^^o)♪
【Cody・Lee(李) - 我愛你(我爱你)【官方MV】-哔哩哔哩】 b23.tv/2r9rCjF

今年冬天似乎比较流行毛绒绒的光头强帽子……与流行文化相去甚远甚至不知道叫什么,想起来看过一点点的熊出没里有叫光头强的角色带着那样的帽子。
在ig上看见不少。(后知后觉意识到或许是一种流行) ​​​

俗女养成记2里洪育萱经常会用“育萱”来称呼自己,当时看的时候觉得很可爱。
现在突然联想到胡锡进胡先生也很爱用“老胡”来称呼自己,“老胡认为”“老胡如何如何”。却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异,像是我如果突然说“凉今天下午吃了一个沙琪玛喔。”一样怪异。除了小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爱说“宝宝怎样怎样”外,现实中大部分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可能都很别扭。

之前看到一些朋友在玩明日方舟,好奇地搜索了一下,看到“策略”的标签,觉得自己的大脑智力不足以玩任何策略游戏而如今都没有下载。 ​​​

?大晚上摸鱼剪纸结果之:看起来很像恶魔的大饼脸兔子

19世纪,美国一位工会联盟代表说“……看到这些备尝艰辛的妇女走出工厂……这些体弱多病、年老色衰的女工结婚后,能繁育了什么样的下一代?!”在当时的男工眼中,工资劳动在损害“母性”的同时,一并摧毁了妇女的家庭责任感和道德感。一份劳工日报说:“女工的遭遇多么可悲啊!……最终沦落到用最低贱的方式谋生。这么多妇女被迫成为妓女。”
同样是谴责工资劳动制度,当受害人变成男性工人自己时,他们便立刻转换话语——不是从道德堕落的角度,而是从劳动成果被剥夺、经济独立丧失的角度,指控该制度的罪恶。在控诉工资劳动对个体的伤害时,这是明显的双重标准。在他们看来,一个“模范男人”应当享有充分经济独立,拥有和掌控自己的劳动成果,凭借有价值的劳动享有公民权利和地位;一个“模范妇女”则应当纯洁、温柔、正直,成为男人的贤内助和孩子的慈母,成为家庭道德秩序的坚定捍卫者。
男性对女工的同情的目光投向的是不是作为劳动者的女工本身,而是女工身上的所谓美德,所谓性纯洁,所谓母性。之前看妇女参政者对过去时代的女工现状印象很深很深。

2018年收到的镜音小卡片和背面对方画的美绪(当时反反复复看日常)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