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向13月
以及看到爷爷的老照片也让我伤心。一眼扫过去从中年到老年。去世六年左右后,我盯着照片看,突然面孔有了那么一瞬间的陌生感,就是那一瞬让我伤心地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我真的很害怕随着时间推移,面孔被我遗忘,很清楚遗忘是第二次死亡。也感慨有照片这样的发明。伤心也是藏在日常各个角落里的碎片,随时准备跳出来跑进人的大脑。
无意中看见自己小时候两岁时的照片,应该是2005年的样子。那种由内而外的傻气可见一斑。
我这样连地上花瓣都不会踩到一下的人的内在可能是一个已经出家十年的和尚(?)
我不会点外卖吃的理由倒不是什么健康营养问题,而是很古怪的另一个理由。我一想到食物是某位外送员辛辛苦苦顶着烈日或是什么别的天气,要尽可能快地送达,我就没有办法安心地吃下去。(对自己的道德标准比所谓圣母白莲花还要高与严苛。)
发觉现在的高中生很有权益意识(虽然我也这只高中毕业两年而已,不过至少比我有权益意识。),觉得老师教学不认真会写联名信要求更换老师,并且成功换了老师。老实说我都很难想象我会去做这种事,“忍耐”两个字组成我的人生哲学。
尽管陌生人看我可能会觉得我冷冷的,我还是最常成为被推销的目标,甚至有一次是同行的人要直接推着我走开。那种推销人员锐利的目光一眼看穿我傻白甜的内在(?)《被推销人员缠上的傻白甜的一生》
看辛普森一家的时候这两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或许上帝只是我们共同创造和铭记的,爱的代名词。”“你无需赢得上帝的爱,你就是上帝之爱。”
尽管我是一个几乎不怎么关注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人,却还是有点想看《大山的女儿》,因为黄文秀之类的故事每次听到我都想哭…… 我很尊敬具有普罗米修斯式精神的人。刚刚在看这部剧背景故事的时候,有看到拍摄的时候村民驱车几个小时,就是专程去看一眼扮演者杨蓉像不像他们的文秀书记,这件事让我很感慨,这种帮扶者和被帮扶者之间的感情连接真的是比海更深。之前无意中看到《山海情》的片段的时候,就觉得质量很高,黄轩这样的演员真的演技相当好。后来去看豆瓣评分也是比较高的9.2分。当时在想一些扶贫剧的水准可能真的很高。
大五人格相比mbti更简单易懂一些,从字面上就能理解。开放性,尽责性,外向形,宜人性,神经质这五个维度就已经足够勾勒出一个人特质大致的轮廓了,与人相处大部分时候也是看这五个维度而已。
觉得在我们活着的当下做到维持一定程度的身心健康,保持对他人和世界的关切,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这三件事就好,不管对未来是悲观或是乐观的态度。不管在多大程度上察觉到危机的种子被埋下,不管危机在何时,以何种形式来临,是大是小,影响是深是浅,做到这三点至少会让自己心安一些。经济,政治之类方面的走向无法做到完全精准的预测,但是至少我们能对环境的状况做到相对准确的预测,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行动是每个人都能具备和进行的。
做了一下大五人格测试。
发觉这位up主的吐槽总是能妙语连珠讲出my 心声
【谁天天看离谱热搜会吐,我说的是我-哔哩哔哩】 https://b23.tv/5AMLpKH
第一次喝苹果味的旺仔牛奶(o^^o)♪
发觉我自己私下里讲话很做作还觉得很好笑。说“猫猫”“狗狗”不是因为大家都这么说,也不是听起来可爱,只是我本来会无意中说一些叠字,像是直接叫玩偶“熊熊”,“兔兔”什么的,以及我说话声音本来又轻又小,偶尔会不小心蹦出来的所谓“台湾腔”(因为亲戚一直都在台湾,我的口音又很容易被人带偏),这些组合起来变成一个十岁儿童一样的语气。而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私下里是很较真的性格,讲话永远一本正经不怎么开玩笑,所以不小心说出来的做作语气配上我讲的一本正经内容,形成了很好笑的画面。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像水泥颜色的冰淇淋(?)
同温层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里竟然也说不上是好还是坏,觉得很微妙。一方面觉得长期处在同温层,思维会越来越狭隘不能看到多种角度观点,一方面同温层在现在又是免于被禁言或是账号被赛博消失的最安全的堡垒,只要社交圈中所有人都是很相似的价值取向,的确不用担心被举报或是怎样。
那种老年用品广告里说着“老哥们,老姐们,这个产品……” 的老人,看起来比我还要有精气神。(我:真正的老人。)
偶尔排队结账会比较慢,我探头往前看,是老人在学着wx支付。之前在公交上也看见老人在摸索着如何点开乘车码。记得前几年这样的老人被称作“数字难民”,不知道现在是如何称呼这个群体的。老实说,wx支付刚刚出来没多久的时候,我自己甚至差点点错在用收款码去付款,如果我是老人我是没办法保证自己每次都能快速找到各种软件功能区的。很多软件一点开就要不厌其烦地提醒是否开启所谓“青少年模式”,什么时候能普及“老年模式”,进行适老化可能更需要。
我反差最大的两张照片很像“表面上”“实际上”的那种对照表情包表面上:仿佛《有点心机又如何》的短剧里的角色实际上:冷漠无比(?)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