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向13月
这这张照片印象很深,当时在上历史教学法,我上台要展示课堂导入,课前我找了这么一张照片。上课时底下坐着同学老师,我模拟高中课堂提问,我先是放出这张照片,问:“同学们能否猜出这张照片出自哪个年代呢?”同学有说七十年代或是八十年代的。实际上是离21世纪不远的1996年,当时的外来民工孩子还要挤在猪圈改成的教室里上课。找素材找到的这个画面现在还印在我脑海里。
有一次无意中看见这张不太清晰的彝族服饰的照片,第一眼觉得好像时尚杂志里的图。
还记得小时候流行“森系”和“森女”的概念(虽然不是大范围流行)衣服是棉麻材质比较多,浅色系或是大地色系,加上草帽,贝雷帽,同时服饰又有刺绣,针织的元素。提到森系又想起来这样的服饰。现在一想森系的流行可能又是苍井优,宫崎葵这样风格的女演员开始变得有人气的时间。
小时候做的镜音铃的拼豆豆,当时用迷你的玩具一样的小“熨斗”在上面熨来熨来去加热。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自己包的馄饨🍃
总是读空气的习惯不知道和家里大部分人都是笑里藏刀类型有关
总是在晚上发很多内容原因:内在与外在都很难看以免在白天打扰到您。
冬天每天甚至穿两件毛衣(?)
背部的疤痕
元宵节在wx上收到的唯一消息不是节日祝福,是找我借钱的事情。困惑于究竟把我当作什么,人看我可能不是朋友,是哆啦A梦的口袋。
看主理人朋友圈看到有人去书店把书本只是当作拍照的道具,心情好复杂。既不喜欢“打卡”的说法也不喜欢“必看”这一类的所谓指南。像一群沙丁鱼一样只往哪游,又像每一个场所都是游戏里的金币点一样,到达就能获得什么似的,好不适的说法。
元宵节快乐*^_^*
漏看HOPICO的一期居然是具岛直子🎶每次到夏天晚上总是听,现在还记得百科里具岛直子的词条里写着“喜欢的东西是风,鸟,星,海,植物,美术馆。”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