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晚上第一次吃biangbiang面,发现好宽而且很长,看起来有不少其实一共就是很长的三根,好神奇的食物。

要买短T的时候突然想到《跃动青春》里的志摩聪介的这件,打算也买一件类似的好了,结果记错了颜色,刚刚重新点开这一集发现原来是青灰色而不是记忆中偏绿色的颜色。 ​​​

中午去看了《长安三万里》,动画制作得好精美,将进酒那一段画面是闪闪发光的银河从天而降,与李白的诗作很搭。
一开始有点在意人物比例,看出来不是按照真人比例制作的,显得腿比较短,后来才知道是参考了唐俑。
里面李白看高适进步后写出了不错的诗作,说高适“心中的锦绣,终于开了口。”,联想到余光中写李白“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未来工作后打算骗学生说我是前不良
有点类似《下妻物语》里的桃子那样
(开一些不着边际的玩笑) ​​​

爷爷在世的时候用的小小的富士数码相机,大约是12年前的产品。现在放在手掌里才发觉“啊,原来比记忆里的还要小。”
虽然相机似乎已经坏掉了,把里面的存储卡取出来,想看看里面的照片,结果绝大部分文件已经损坏了,突然掉了一滴眼泪。像我的记忆一样怎么都无法复原完整。
剩下的照片是几张锦鲤的照片,杂志里的图片和四五张七巧板的照片,愣了好一会,突然想起来这是我自己拍的。小时候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朋友,就拿着这台小小的相机拍了下来自己拼出来的各种七巧板图案,尽管大概率是我按照说明图纸拼出来的,没有创造力这一点我还是很了解当时的自己。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是不是带着一点成就感按下了快门键。
看着这台曾经藏着着自己记忆的小小相机,在心里和它说了一声再见。

昨晚失眠了不知道多久。
在想每一条岔路,每一次都不得不只能选那条糟糕的走,一个又一个岔路,和其他人相隔得越来越远。好复杂的心情。
每次想到这里就想哭到脱水,看到刀又想把自己划出不知道多少道伤口。 ​​​

说一些刻薄话(? 

看到那条新闻,在想与其费那么大功夫刷上那些字,不如买一个马桶🚽签上自己的名字立在那条路上,能辩解说“致敬杜尚的《泉》”,累了还能坐在马桶上休息一下。
(开玩笑的,很喜欢杜尚。觉得我说得冒犯了刷字艺术家又刻薄那就是我丝毫不懂当代艺术。) ​​​

葛宇路之后有哪些新的作品呢……没有太去了解了。
当时他用自己的名字“葛宇路”做成了路牌,立在无名街道上,追问命名权,或是坐在那里近距离与监控对视良久,“质疑监控的权力”……
当时觉得好有趣。现在在购物场所或是景区的“假路牌”不知道为什么很泛滥,也许是某种商业营销,再也没有那个时候的“葛宇路”假路牌让人觉得有趣了。

虽然自知自己哪哪都很差,但觉不说自己的品位很差,所谓“品味很差”的潜台词是看的作品也不怎么样,仔细一想这是否是一种对作品的不尊重,因此真诚地认为我的品味还不赖(一种怪逻辑) ​​​

偶尔还会浏览林奕含好友“美美”的Facebook页面,透过这个账号去了解林奕含生前的一些片段。一直很好奇名字后缀的“麻吉”是什么意思,因为不太懂台语,网络上给出的解释是“默契”的谐音。
觉得挚友或许是这样吗……是对方内心的最佳读者。 ​​​

朋友的微店店铺“百分百调味制品”正在预售灵能百分百的同人制品*^_^*
感兴趣的朋友还请看看

想要某些郁结于心的悲愁流出去,不是随着血液流出我的身体,眼泪也带不走它,那么沉积在我体内。 ​​​

被问道记录影像后面的感谢名单要怎么写我的名字比较合适。不知道其他人会用什么名字,想了想还是告诉了对方自己在网上常用的用户名“番目三”和自己的真名。18岁的时候自己申请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准备取一个名字用来制作公众号,可是实在很不擅长起名字,居然用自己的真名的三个汉字拆开一半变成了“番目三”这个名字。后来觉得其实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名字,于是在网络平台上干脆都改成了这个名字。

第一次看伊藤润二的漫画作品,大致了解了一下情节,也是第一次看恐怖漫画。叫作《至死不渝的爱》,似乎是比较有名的作品吗。
漫画里出现了某种算命方式,在十字路口等着,通常在大雾天,去问看见的第一个人某件事结果如何。有一位黑衣少年常常对寻求占卜的人说出一些尖锐的话来打击人的内心,有人也会因此自杀,或许是有什么蛊惑人心的力量。
里面的角色与之对抗的方式是向十字路口占卜的人说出鼓励的积极话语给人希望。
也许这篇漫画的主题是话语的力量吗……觉得自己可能并没有看出其中内涵。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