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大部分持世界非黑即白,或者用时兴的话说,二极管思维的网路用户,可能暂时不能够理解讨论,对话是视角的增加而不是要求谁视角转变。
我一直是这样的态度。
许多事情就像是立体图形而不是平面图形。即使是再简单的立体图形,不给出正视,俯视,侧视之类的视角,是没有办法去判断究竟是什么立体图形的。长方体的正视图也能是一个正方形。
没有多种视角是很难看清事情的全貌的。

印象很深的一节语文课是高中的《祝福》,老师提问柳妈为什么会对祥林嫂说那些话呢,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一开始还没有想太多,也担心会卡壳太久,便说是柳妈的性格是“口无遮拦”的。老师让我坐下后,说柳妈说的那些话是因为她也是被封建守旧思想所毒害的另一位而已。那节课后我会想我之前看待事件的视角,都是极其个体出发的,之后我才会注意从社会环境去看待人的行为。这种视角的增加。

翻到去年三月的旧照片。我的职业其实是大街清洁工。
有点感慨这几年,去了敬老院看望老人,特殊教育学校陪着听障儿童,江边河滩清洁,回收旧衣物,去很小的小学上课,做疫苗接种的服务…… ​​​

昨天晚上睡觉前在听直播。之所以是听而不是看,是因为把它当成了白噪音一样的存在。我不怎么会进入直播间,偶然间点了进去。当时up主在看日剧偶尔会评论,我认出来其中一位角色是なにわ男子的大西流星扮演的。是bl剧吗,有这样小小的疑惑。听见up主在说剧中的光影,还提到了青橙色调。点击了关注,up主看见后说出来我的id,“谢谢xxx的关注。” 突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我很喜欢听人用不大不尖锐的声音说话,让我有一点安心。之所以会这样,或许是小时候睡觉前总是会听客厅里人说话的声音,我才能确定家里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而已。

吃完饭去称了体重。119斤感觉有些重,过了60kg就就觉得自己是胖了。虽然现在BMI是20。 ​​​

在玩Snapchat的cartoon特效…… 对我这样脸型本身有点尖的人不是很友好(几分说笑) ​​​

接近于彻底失望的心态。 ​​​

受到的精神创伤之多到我甚至可以开一个“如何与您的精神创伤共处”的班。

并不怎么会主动和人说话,甚至在社交网路上给人留言都很少。因为不觉得谁会真的听我说话所以基本上不说,尽管有时候有想说的。 确定对方100%会回复才会偶尔留言。 ​​​

想了想遇到的情感勒索,还在想怎么会把我当作这样的一个对象呢,我不是一个正向情感非常丰盈的人,我也不会提供实用性高的建议。 ​​​

疫情时代之长:看见红色的扫码点单二维码愣了四五秒,才反应过来不是红码是扫码点单。
一种红色二维码ptsd ​​​

我讨厌被开玩笑。如果这就是亲近那我宁愿一辈子都不亲近,靠近人。 ​​​

我不想让人看到我的很多面。只看到我想让您看到而展示出来的一面就好…… ​​​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