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妹学弟聊天发现,大家作为文学爱好者,触摸文学的第一步都是与作品共情。
“感同身受”,“作者写的事情就像我亲身经历的事情”
这很好,如果阅读的开始没有丝毫感动,那肯定与文学无缘。
但作为专业读者不能停留在此处。
专业阅读需要和作品始终保持情绪距离,在文本与它广泛的所指之间徘徊。需要提取文本中的核心问题放到文化史的场域中,借助文学理论这把手电筒,照亮整体景观。
如果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感受里,那也只是停留在为了排解寂寞而阅读这一步。
可是许多“老人”遇到另一个更为严峻问题。他们忘记如何再回到最初阅读的感动了。文学作品已经成为无生气的原材料,放进论文量产机里草草切割形状。任务完成后,和作品相看两厌,这也很难过。
说到底,热情与冷静,缺一不可。
*quare memini*
kommunistische Theologin
Romantikerin
唯有至高的存在与无限的诗艺才与我的爱相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