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刚刚下课(性别与社会课程)一个男生问老师在哪能找到关于单亲母亲的相关文献
老师说外文文献比较多,福利社会研究也会涉及,国内这个话题比较敏感,社工个案较多。接着她好奇地问男生为什么想要做单亲母亲这个话题,她说一般男生不会去关心的
“因为我自己就是单亲母亲(带大的)。”
我坐在后排偷听着谈话,听到这发自内心高兴地笑了,一瞬间又想落泪,为这个男生和他的母亲
没有什么事比一个母亲的付出有了回应更让人感动

看到群里有uu问Apex,突然想起来之前大概十月份和一个姐妹聊天
她说她打Apex的时候遇到山田凉介那个号了,吓得差点退出去,然后凉介一直和她说别跑😂
我吐槽:重点是32真的天天熬夜打游戏啊

1987年还没有“辅助生殖技术”(Assistive Reproductive Technology,简称ART)的统一说法,只是笼统地叫“新的生殖技术”(new technology of reproduction,法语则是nouvelles techniques de reproduction,即NTR)。

汤汤绝育之后越来越胖了
小公主——
新来的球球被领养啦🥰

@nanfangmu 是的,包括毛豆腐也是黄山地区的特色菜。现在大众熟知的徽菜很多是参考徽派建筑风格地区的饮食习惯建立的,其实安徽淮南淮北的饮食(还有生活习惯、方言等等)差异很大,上海的街边徽菜馆和最贵的高档徽菜馆售卖的菜品也完全是两种东西。农业现代化、遗产化(申遗)、商业资本、制度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参与着各地“地方菜系”和“本土文化”的塑造。不过对大家来说还是吃得开心就好🥰

@nanfangmu 悄悄来说一句这个很看手艺和腌鱼的工艺的,做得好会很好吃!臭鳜鱼其实只有安徽人一些地区居民吃,像铜陵等其它地区其实是不吃臭鳜鱼的,都是由后来一些连锁徽菜馆进军后推出。我一开始也不能接受,但是我妈妈自己尝试做的就很好吃🥰

女性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训练控制她们的情绪,因为社会认为谦逊温柔是女性和母性的核心。即使同样从事情绪劳动,女性更多通过友好来提高顾客的地位,而男性做情绪劳动有时会故意用不信任和愤怒来降低顾客的地位。同时,情绪劳动和女性的挂钩增加了女性情绪被异化的风险。每当女性试图反抗温驯的教条,她们就会发现情绪化的刻板印象早早地等待着她们,女性的情绪表达因此被先验地认为是无根据的,是“歇斯底里”的。
《The Managed Heart: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当我面对一个用户更为多元的平台的时候求同存异就很重要。我尽量只会focus 我关注的人的知识输出和作为具体的人的日常。
何止是墙内的人会渐渐遗忘外面的世界,逆向过来的意义也是一样的,在全世界共享的文化平台上属于中文的社区这些年一直在渐渐缩小,墙外的人也会渐渐忘记甚至开始恐惧墙内的世界。平行的世界,低级的误会,无聊的谣言。打破客体感只有靠我们自己用简中表达和说话,这是话语权的问题(然而我碰到一些过度激进者真的什么都懒得说,割裂感是共有的,偶尔判断力低下且不求实也是真的)信息筛选很重要

唔……我喜欢男孩子,也喜欢女孩子,然而并没有机会去验证性别、性向是否可以流动,成为queer是我单纯的想法,但也不希望是说着玩。queer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嘛,我一直相信人人皆可为queer,说到底顺直也是queer的一种。

在写城市社会学的论文
看布迪厄说language power and symbolic capital ,不由感叹方言(语言)歧视什么时候能消失呢。还有参杂着无数想象成分的老上海人概念,甚至一些人(包括政府的官方界定)眼中的“新上海人”只有高学历高收入的新移民,多么euphemism
祝象征暴力的武器有朝一日可以消逝

@BlueObserver 啊!还有那种已读不回的!真的很让人生气和难过……

明天平安夜真的很想去古北吃咖喱……好像鏡餅已经可以开始预约了。但是后天要考辅修下周还要期末考(´;ω;`)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