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晶圆代工龙头厂台积电计划在高雄投资兴建两座工厂,其中7纳米厂虽受市况影响暂缓,28纳米厂则按计划建造。
https://bit.ly/3AwQUmG
海南咖喱饭为何叫“剪刀剪”?故事原来是这样的 >>
http://bit.ly/zb_nyk18
冠病疫情不断升温的中国首都北京市要求对所有进返京人员实行落地三天三检,阴性结果未出前,居家不外出。
https://bit.ly/3Oq9UJ9
【 #字述一年2022 】2022年,被地缘政治搞砸的一年,新旧危难接踵而来,让世人不安。点击视频,看鼎艺团柳琴演奏家雷晴雯如何以《剑器》诠释 “危”。
https://bit.ly/zaobaoword2022-ttvote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表态称,不太可能支持台湾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后,被台湾媒体质问是否要向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示好。
https://bit.ly/3V9iPks
韩咏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峰会场边,通过翻译告诉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两人之前的非正式谈话都被泄露给了报纸“不合适啊”,成了国际舆论热点。民主国家的政治与媒体运作规则,中国领导人想必既不熟悉也不适应。中国要建立更好的形象与亲和力,在这方面还须多适应一些。
https://bit.ly/3UMWrgZ
王纬温:中国强调精准防疫已不是一天两天,但每每碰上疫情大范围传播、病例数大幅上升时,精准总被地方官员抛诸脑后,在清零压力下,往往恢复到一刀切。中国部分地区本周已陆续取消或暂停全员核酸检测,能否让冠病封城走入历史,相信接下来也会是舆论更关心的观察点。
https://bit.ly/3EfIlO7
温伟中:台湾问题和台海和平稳定,已成了中美战略竞争与区域安全的核心课题。在台湾选举脱颖而出的政治领导人,也必须带领老百姓穿越台海两岸关系、太平洋两岸的中美关系迷雾。“九合一”地方选举选情偏冷,台湾会绽放出集体智慧的民主之花,还是不幸结出迷乱与冷漠的民粹恶果?
https://bit.ly/3EaHVsk
【 #字述一年2022 】新加坡是小国,一向靠世界政局安定、国际贸易自由开放成长。如今身处乱世中,恐怕接下来的日子也不好走。希望国内团结一致,乱中找出生存增长的条理。—— 卫生部控股董事经理陈康威
看鼎艺团京剧锣鼓演奏家刘峰华以《乱锤》诠释 “乱”。
https://bit.ly/zaobaoword2022-ttvote
【 #字述一年2022 】动荡不安的2022,俄乌战争不休,通货膨胀不止,物价居高不下。这一年晃晃荡荡,也走到了年底。用“荡”来形容这一年,合适吗?投票告诉我们!
观赏视频,看鼎艺团扬琴演奏家陈洁卿如何以《行街》诠释 “荡”。
https://bit.ly/zaobaoword2022-ttvote
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任命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前首席营销官贾维里(Kate Jhaveri)为其全球营销主管,此举旨在维持该视频共享平台的增长。
https://bit.ly/3X1n8je
鉴于今年前三个季度的经济表现和低迷的短期前景,香港下调了对202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测。香港政府现在预计2022年实际GDP将萎缩3.2%,之前的预测是萎缩0.5%至增长0.5%。
https://bit.ly/3WZ611O
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星期四(11月10日)发生5.6级地震,震中位置偏僻,暂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https://bit.ly/3WNFVhX
福布斯中国星期四(11月10日)发布2022中国内地富豪榜,这次上榜者总财富较去年下降近四成。
https://bit.ly/3NX7NfO
杨丹旭:高压防疫难持续,如何调整是摆在中国高层面前的难题。中国防疫正在经历紧不得也松不了的阶段,要往放松疫情的方向迈进,官方预计得在舆论上做进一步铺垫,打消民众对病毒的恐惧。在明显看到这方面舆论造势前,任何对中国退出“动态清零”政策的期许恐怕都是过早的乐观。
https://bit.ly/3Ux4cXM
德国总理朔尔茨11月4日率领庞大商务代表团访问北京。他顶着政治压力访华,显示德中存在巨大的实质利害关系。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1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450亿欧元(约3431亿新元)。此次访问显示出中国外交在面对美国主导的围堵政策中取得关键突破。阅读更多:
https://bit.ly/3DLjPUC
台湾国民党立委陈以信10月28日曝台北故宫打破多件国宝文物并试图掩盖过失。台北故宫院长吴密察说明,涉及的三件瓷器依文化资产保存法规定,暂行分级列为“一般古物”。吴密察因为台独学者的身分,一直被外界质疑其对故宫中华文物的保护心态可能不同于以前的故宫院长。
https://bit.ly/3zLL93R
黄小芳:中国内外防疫政策“双声道”的情况在中共二十大后尤为凸显。对外,中国政府正在竭力挽回投资者信心,向外界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对内,中国仍持续推进严格的封控措施。在动态清零政策下,中国对入境者开放的门能开得多快、开放到什么程度,仍令外界质疑。
https://bit.ly/3sXRxBk
韩咏红:《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1日在微博批评一些城市惯性地对社区进行长时间封控,副作用巨大且不可持续。迹象显示,中央政府部门也想调整做法,但现实景象与文件的导向不一致、甚至相反。最终,大家得等待高层表达越来越明确的旨意,领导中国走出严格防疫的怪圈。
https://bit.ly/3U4E4DN
王纬温:中国大陆和香港股市本周一扫二十大闭幕以来的愁云惨雾,强劲反弹,原因是一条未经证实的推文声称北京正评估如何走出“清零”。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日应询时,仅表示不了解情况。除非官方启动后清零时代的公开讨论,或推出更具体的措施,否则难以期待清零短期内会结束。
https://bit.ly/3Dz4I0l
https://zaobao.sg 是新加坡报业控股属下的网站。以第三只眼看大中华,客观新闻和深度评析是众多亚太区读者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