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是时候好好审视留学生特殊化待遇 将其和本土学生权益“一碗水端平”】12月23日,中国政法大学一位女生称,她和室友到留学生浴室洗澡,将眼镜遗落在浴室,在取眼镜时被警告要去投诉调查。该女生表示,此前学校为实习晚归的同学开通了留学生浴室权限,但她和行政老师沟通时受到“傲慢对待”,并被对方告知她没有资格使用留学生浴室。
盖子既然已经揭开,不妨以此作为推动进步的一个契机。通过这起浴室事件,是时候好好审视留学生特殊化待遇,让留学生群体回归校园的普通一员了。之所以这样说,基于以下两个判断:
第一,网络舆论的反响为留学生普通化奠定了民意基础。同学之间,假如在一开始就有三六九等的区分,对他们同窗情谊的培养有多大益处?大学是开放的,可以容纳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但前提是“来的都是客”,人人都该平等。如果连浴室都要区分个特殊用途,这样的区别化待遇别说当事人看着不舒服,舆论也不买账。
第二,教育部现行规定已经为留学生普通化铺平了制度道路。如果涉事学校的管理部门留意一下近年来教育部颁布的管理规定,就不会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
民意的呼吁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努力,两者对照着看,相信各高校应该尊重民意,实行留学生管理和服务的趋同化。平等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平等的同学,才是真正的同学。要做到平等,前提应当是,将留学生和本土学生的权益“一碗水端平”。(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