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类似厕文化(?)还是什么…… 匿名指责他人是时下一种网络社群流行的文化吗?(只是单纯在想这件事)
我是不想看某位的内容就直接滑走不看的类型,倒是没有想过特地要发些什么给对方说ta的不是。(没有直接实质伤害自己的话语我看见都觉得无所谓。)
今天🍃🍃
谢谢丹丹送的社团之夜的票(2G之程度:直到今天才知道是学校各个社团的文艺表演。)
带了今天下午买的手工别针,用了白色睫毛膏ꈍ.ꈍ (谢谢是晚上,应该没有什么人发现而觉得奇怪🍃)
本来以为与流行文化相距甚远很多元素会不了解,结果意外地发现出现的很多歌曲都听过:lovelive的歌曲(虽然不玩不过听过很多),听到了熟悉的
Niconiconi,星野源的恋,匹诺曹P的歌曲(或许)一秒钟展露出是死宅的事实(?)
还有《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爱你和巴啦啦小魔仙的主题曲这种千禧歌曲串烧之类的。
京剧之类的节目看得津津有味……(虽然最常听的是昆曲,不过传统戏曲都很喜欢)
(好多节目很有记忆点🍃汉服秀的服装质感很好……似乎还有一小段飞天舞)
宣传片中听到了《One last kiss》(双手合十)
看屠猫狂欢后的一点点想法
最近在看屠猫狂欢的时候,看到印刷厂的学徒吃猫都不吃的,由太老甚至是腐烂的肉做成的猫食,最后攻击、“审判”猫。
在想如果这两段调换顺序,先是看到“屠猫”场景的时候,我会不会指责这是不道德的,残忍的,冷酷的行为。看到学徒们的处境时甚至没有办法完全说“这就是他们的错。”(以及猫在文化史中的内涵)
这让我回忆起以前上祝福的那节语文课,老师提问柳妈为什么要对祥林嫂说那些话,让她去捐门槛,赎所谓的“罪名”,我当时甚至非常想当然地说这是柳妈“口无遮拦的性格”。那堂课里我才知道不是的,柳妈也只是受到了封建思想的荼毒,她也是封建社会的一位“受害者”。
之后我常常想起来还觉得惭愧,惭愧于我怎么会那样非黑即白地去看待人的行为,而不是去看更深的内在,看所处的环境,看外界的影响,而是简单地说这是人的某种性格所致,如果是以前看到屠猫片段,我可能会直接为学徒贴上残酷无情的标签。人会生病,社会也会生病,周围的环境也可能是病态的。
现在也发觉我之前就是这么评价我自己的,我常常说这是我的性格太差了,而没有在想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性格,没有在想它是怎么被挤压成这个形状的。
逃向1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