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小学五年级升六年级的暑假出意外,一颗牙掉了,另一颗牙因为撞击嵌入到牙龈更里面,后面在医院拔了出来。过了五六年后,又有一颗牙毫无征兆的掉了,不知道是不是那次意外本身就损伤到了那颗牙齿。除此之外还有两颗牙在初中开始一点点蛀掉了,后来只剩一点,干脆去拔掉了牙根还是什么。目前去装了一颗种植牙。小时候没有一个大人教我有了蛀牙需要去看牙医补牙,我直到高二还是高一才知道有补牙这回事,小时候以为出现了蛀牙就只能看着它一点点蛀下去。从来没有人教我解决问题,只有到问题严重的时候我才后知后觉。
牙齿的健康有一部分可能是遗传因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出生,非常巧妙地继承了所有不健康的因素。

听说了实习的高一年级的一位孩子的事。自己在那个班曾上过两次课,自己的同学实习指导老师恰好是那个班班主任,同学打算找那个孩子谈心,自己稍微向她打听了那个孩子的事。
他小时候有一次和弟弟出门玩,那次弟弟因意外去世了,这件事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因而整个人表现得有点“呆呆的”。
他的父母虽然尽量会满足他的需求,但是亲子关系却比较紧张,父母对孩子学习要求什么的都非常严格,孩子一跟父母说话就可能要吵起架来。
我听后和同学说,可能他们的家庭都一直笼罩在弟弟的阴影当中,因此家长无形中把对弟弟的那份期望一并也寄予到了他的身上,同时又希望他能安全无事长大,但是那种保护膨胀之后,就变成了一种管制与束缚,那种双份的期望也变成了一种压力。孩子本身心中也许认为弟弟的事是他的过错,这又是一种压力。
有一点点让自己联想到是枝裕和导演的《步履不停》,只是希望那个孩子能一点点走出来,不强迫自己走出来也没关系,只要成长到比弟弟的影子还要高,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不再将错归于自身就好。听说他对历史感兴趣,刚好自己又是历史科目的实习,想打听到他喜欢哪一部分的历史,到时候送给他一本相关的书。

我辣评:实习让我仿佛置身童话世界——白学公主与白学王子

这段时间似乎网上又非常热衷于分i人与e人了,只是不理解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将自己扁平化地分类,贴上什么标签。
像墙来了这种节目一样,看着墙上的各种形状的洞,随即将自己的身体拗成各种奇怪的姿势以便通过那个洞,面对一个又一个洞乐此不疲。 ​​​

我是否是唯一一个不能去看户川纯上海特别专场的人(?)
我目前的实习:一周休息半天
谢谢,体会到高中教师究竟是多困难的工作了 ​​​

帮老师改卷看见“太太太多子”(?)
​xx子这种用法网上冲浪用一用也就算了甚至写在试卷上,我心情:答案甚至也不对,给您这道小题零分子
然后下一秒看见:“寒武纪爆发”(?)
很难想象寒武纪时期会有人类的存在
让人两眼一黑的程度 ​​​

小时候不喜欢“乖”字,因为当时常常当白字先生,分不清“乖”与“乘”这两个字。到现在似乎也没有多喜欢这个字,“你很乖”像是夸无可夸而生硬挤出来的三个字,也像是和“顺从”这个词联系在一起,三个字的背后是“你要听话。”“你要符合来自每个人的期待。”……
乖字最早的本意是背离,发展过程中却有了听话的意思,好奇怪,和这个字背后对人的沉重期望一样奇怪。想要夸奖小孩子的时候下意识地总从嘴中蹦出一个乖字,最近才发觉这件事,我也在使用这个我不喜欢的字。现在只觉得作为孩子自由幸福地生长就好,不是乖小孩,是怪小孩也没关系。(再次想到念初中刚刚听陈绮贞老师的歌的时候,常常把《我的骄傲无可救药》中的“我知道你爱我并不是,因为我是个乖女孩。“中的乖听成怪,当时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现在觉得就算是怪字也没有什么问题。)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