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四星级天象有拍到的吗?
- 转发 @EasyNight : #天象预报 最近日落后可以看到西方低空的“四星级天象”,三颗行星围绕着狮子座的最亮星轩辕十四🌟🌟🌟🌟,推荐大家观测! 那么这三颗行星里不包括who呢? #每日天文一题
P9的强度好高,连幻月环都出来了!菌菌咋觉得幻月下面还有一段模糊的弧呢
- 转发 @魔都鑫鑫子 : 今天是人类月球日,分享一些我眼中的月亮
有两张比较特殊,P6是月光的海面,P9是月光和大气中冰晶产生的幻月
#人类月球日 #月亮 #星空 @Steed的围脖 @张敬宜Tea-tia @EasyNight @叶梓颐-巡天者
好漂亮的盘子! 有个问题大家考虑,这流星到底是应该在月亮前面呢,还是在月亮后面呢?
- 转发 @哑铃阿婆 : 热乎乎的流星雨开窑了
画在盘子里的满月流星雨(想都不敢想),使用起来一定很快乐吧
二四六七八?// @Steed的围脖 :快来数一数~~ 评论配图
- 转发 @Steed的围脖 : 还记得去年DART任务吗?当时,NASA故意用一枚重达半吨的航天器高速撞击了小行星Didymos的伴星Dimorphos,成功改变了后者的运行轨道,从而实战验证了硬撞这种小行星防御手段的有效性。
撞击4个月后,也就是去年12月9日,哈勃望远镜再次对被撞的小行星进行了观测,结果发现有37块巨石(介于1米-6.7米之间)已经从小行星表面飘离,以每小时约1公里的速度在周边徘徊。这些巨石的总质量,大约占到Dimorphos质量的0.1%。这些石块是哈勃望远镜在太阳系里拍到的最暗的物体。
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巨石是怎么被撞飞的,有可能是DART任务产生了一种类似地震的震动,就像用锤子敲击铃铛一样,将小行星表面的石块震飞了出去。
DART任务只是人类防御小行星威胁的第一步。接下来,欧洲空间局的赫拉任务将对被撞的小行星作进一步的研究,包括测量DART撞击在Dimorphos上留下的坑洞大小等。
图源:NASA, ESA, D. Jewitt (UCLA)
谢谢选D的各位,但是捧得有点过了啊,小程序上线才3年
- 转发 @EasyNight : 1969年7月20日,人类迈出了一小步。
// @曲炯 : 学名只能是拉丁文,D起码做到了形式正确
- 转发 @EasyNight : 今天是天文+生物题。拟南芥的基因结构简单,生长周期短,形态特征也简单,非常适合用来研究植物遗传学,简直是植物界的果蝇,在太空研究里经常出镜,比如在“实践十号”卫星、中国空间站上都搭载了拟南芥。你猜它的学名是什么? #每日天文一题
今天是天文+生物题。拟南芥的基因结构简单,生长周期短,形态特征也简单,非常适合用来研究植物遗传学,简直是植物界的果蝇,在太空研究里经常出镜,比如在“实践十号”卫星、中国空间站上都搭载了拟南芥。你猜它的学名是什么? #每日天文一题
今天是罗伯特·胡克诞辰,我们复习一下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是这么说的:“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 ”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咳咳,说正经的,当年胡克定律刚发表的时候,用的可不是中文,那你知道当时写的是什么吗? #每日天文一题
#成都现双太阳 这次的“双太阳”事件,其实还是摄影中常见的眩光/鬼影,这是由相机中的玻璃器件反射引起的。
从原视频可以看到,画面中实际有“4个太阳”。真正太阳旁边的那个,在画面中很稳定,意味着反射面离成像器件很近,菌菌觉得应该是相机CMOS的封窗玻璃;画面左下的两个鬼影,抖动很明显,说明反射面离成像器件有一定距离了,可能是相机里的防抖光学器件。
考虑到阳光强烈可能会伤到CMOS,大家可以等晚上的时候用手机拍路灯试试,看是否也能拍出“多个路灯”的效果。
虹彩幞状云算是广东的特产之一了。幞,读fú,是古代的一种头巾。幞状云长得像纱巾一样飘逸,再加上虹彩的加持,和日华、环地平弧一起成为日常所谓“七彩祥云”的三大担当。
- 转发 @可见的暗物质-J- : 7月17号傍晚的虹彩幞照片版,真是流光溢彩
彩色的水汽就像跳跃的彩色火焰
又像打翻了敦煌壁画的调色板~下班的路上还在想,落霞与孤鹜齐飞,会不会有彩色落霞的情况出现呢
这不,回到家还能有图九这样的画面
@凡虫-观云集天 @天象爱好者 @广东天气 @Easy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