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两次调姿,轨返分离,返回制动,回家路越来越近啦!(刚才被本子挡住脸的翟志刚也重新露脸啦)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LoFP54e68

画重点:着陆场基本就位于轨道纬度最高点

- 转发 @太空那些事儿 : 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附近,距离中蒙边境只有100多公里(图1,仅为示意非精确标注),可能有人担心,飞船返回时会不会飞出境外?

除非很故意操作,否则飞不出去。

天宫空间站(和神舟飞船)轨道倾角大约41.5度,着陆场基本就位于轨道纬度最高点,飞船飞过这点后就会远离国境线。在自然状况下,轨道倾角是被万有引力定律锁死的,除非航天器获得很强大的外力(比如有火箭推动),否则难以改变轨道倾角。

这就好像两个物体,一高一低,只要没有外力干扰,低的物体都不会自己飞起来碰到高的物体,无论它们靠得多近都不会。

图2是10分钟前天宫空间站位置。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LoFKqCQRY

从方位上来看,应该差不多是这里了,可惜晨光太亮了一些(四舍五入就当看到了吧!

- 转发 @Tea-tia :

为了迎接三位航天回来,特地拍摄中国空间站过境,

遇到了凌晨四颗行星连成一条线,不过由于晨光比较亮了,不知道是否是中国空间站过境还是飞机的线, 因为神舟飞船和空间站已经分离,感觉图3有伴飞的意思… 粗线后面跟了细的线!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LoFysoClj

没错,王亚平老师是我国航天员里在轨时间最长的一位!不过记录就是用来被打破的嘛

- 转发 @Steed的围脖 : 在即,你知道 吗?

神舟十三号是我国迄今在轨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任务,自去年10月16日升空到今天返回,总共超过183天!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也因此成为了在轨时间排名前三的中国航天员。

猜猜谁排第一?

是之前执行过神舟十号任务、给我们上过太空课的王亚平老师。等今天平安返回之后,她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总时长将超过198天!

不过,记录就是用来被打破的。随着后续中国空间站的建成,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员不断打破在轨时长记录的~~

图为神舟十三号乘组在天宫空间站给王亚平过生日,来源: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LoFwSgfMG

一边读歌德,一边听巴赫,搞不好还有希望摘下数学皇冠上那颗宝石呢

- 转发 @光头怪博士 : 最近工作的时候特别喜欢听巴赫。

并没有什么和音乐相关的评论,而且下一句很可能会得罪人:我完全不懂古典音乐,不识谱那种。 但是经过一系列对比实验,我发现听巴赫,无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都能更好地让我沉浸在工作状态里。。。听着听着就忘了有音乐了。。。也许是巴赫的音乐里有一些独特的频率能恰好抵消掉我情绪的波动吧。油管上有一堆“5个小时巴赫循环”这种,简直就是为了码字准备的。

这一周格外忙。但是忙完了又觉得什么都没干。想了想,觉得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的。于是还是决定骗自己我这是在“积累”!

昨天晚上在办公室忙活,在Slack上回了 @李嘉轩_astro 两句话就被拉去参加远程讨论了。我感觉我的同事对我晚上10点半在办公室这件事情非常的淡定。。。一屋子都戴着口罩也要当面开会,这种对“In person”的执着我现在忽然能理解一点儿了。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LoCuMDlEy

回家的路越来越快了!

- 转发 @Vony7 : 神舟载人飞船返回关键节点:进入神舟飞船并关闭舱门,大约在半夜,1-2小时后分离,大约在凌晨2时,此时距离着陆还有5圈(大约7.5小时),离开空间站安全区域后,进行轨道调整,等到最后一圈经过南美洲智利圣地亚哥测控站,着陆前47分钟左右,在南大西洋开始分离轨道舱,随后进行返回制动点火,持续几分钟,进入再入弹道,滑行至145km高度左右,分离推进舱,几分钟后进入黑障,在黑障内飞行约4-6分钟,出黑障,高度10km处开伞,随后抛隔热大底并排出多余燃料,离地1-2米时反推点火缓冲于 16日9:35-10:05着陆在东风着陆场 。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LoCsnurFQ

圆环套圆环娱乐城// @凡虫-观云集天 :这下清晰多了

9+18+20+(23+24)+35,假5圈,真6圈,罕见的多重日晕!

- 转发 @斌子的影色世界 : 感谢计云老师 @凡虫-观云集天 的叠加堆栈方法 :4月11日的多重日晕后期71张中间值堆栈叠出了9 18 20 23 24 35 还差个46就完美了

感谢小爱发的示意图 第一次打卡多重晕。 @天象爱好者 @EasyNight @Range四方 @nasa爱好者 @Tea-tia @Steed的围脖 丽江·玉龙雪山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LoxGp7hz0

出不出月晕和纬度没有直接关系啦,哪里都有可能的~

- 转发 @MrSui2014 : 一直想亲眼看回月晕,但在长春一直没见过,甚至曾一度怀疑在长春这个纬度是不是出现不了月晕

,今天有幸得见,还得感谢隔离期下楼取菜朋友的告知
@EasyNight @天象爱好者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Low3wFIA1

环天顶弧不愧是“天空的微笑”!// @凡虫-观云集天 : 其中环天顶弧的亮度尤其感人

- 转发 @ghoulB : 头一次见


日晕 晋中·孔家沟村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Losn89YId

悬铃月!

- 转发 @叶梓颐-巡天者 : 月亮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带给人惊喜。

在做核酸的时候用手机偶然记录下的一轮渐盈凸月。不知不觉,一个月又要过去了 北京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LormKr0Gv

马蹄云和急转弯标志很搭呢

- 转发 @凡虫-观云集天 :

北京连续2天出现晚霞,

连我都拍到了晚霞版的马蹄云。

昨天拍于琉辛路上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LorfY2wrc

“天地之中”来自中国传统宇宙观,其中唐代的周公测景台、元代观星台就是“天地之中”信仰最核心的见证。这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项直接与古代天文观测相关的世界遗产,值得一访!

- 转发 @爱世界遗产 : 鸟瞰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世界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共8处11项历史建筑: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图1),少林寺建筑群三处:塔林(图2-3)、初祖庵、常住院(图4),会善寺(图5-6),嵩阳书院(图7),中岳庙(8)和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图9-10)。这些建筑历经多个朝代修建而成,以不同方式展示着“天地之中”的概念。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呈现了东方文化的悠久与连续,其独特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中华文明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李安 摄

来源 天空之眼瞰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微博 @河南考古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LopHgoNfA

航行通知出来啦!祝三位返回顺利

- 转发 @Vony7 : 2022年4月16日9:35-10:05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附近以下四点所圈区域禁止飞行,推测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着陆。

A0790/22 - A TEMPORARY RESTRICTED AREA ESTABLISHED BOUNDED BY:

N4212E09730-N4212E10342-N4012E10342-N4012E09730 BACK TO START.

ALL ACFT SHALL BE FORBIDDEN TO FLY INTO THE RESTRICTED AREA.

VERTICAL LIMITS:GND-UNL. GND - UNL, 16 APR 01:35 2022 UNTIL 16 APR 02:05 2022.

CREATED: 14 APR 05:41 2022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Lopwe8Spe

哪家订购的重元素快递发货啦?

- 转发 @Steed的围脖 : 最近,在距离地球约1.6亿光年的旋涡星系NGC 5605里,天文学家同时观测到3颗超新星爆发(图中黄线所示星点。

超新星爆发,宇宙里恒星级别的高能事件,以一颗恒星粉身碎骨为代价,短时间内放出的亮光足以令整个星系为之逊色。如果超新星爆发出现在我们的银河系内,它会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持续数月之久,甚至白昼可见。

这样的河内超新星,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记载,差不多每百年可以观测到一颗。然而,自17世纪初人类发明望远镜以来,已经有超过400年没有观测到任何银河系内的超新星爆发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望远镜的发明,人类已经有能力在遥远的其他星系里搜寻和研究超新星。就一个星系而言,平均每百年会爆发出1-4颗超新星;而今天的天文学家持续监测着数百万个星系,因此每年都会观测到成千上万颗超新星。不过,它们大都分散在各不相同的星系里,像NGC 5605这样一次爆出3颗的,应该是有观测记录以来的首例。

不过,严格来说,这3颗超新星也并非是同时爆发的。这个旋涡星系本身直径就有大约7万光年,星系盘的厚度也有大概上千光年。所以实际上,它们的爆发在时间上可能前后相差了上千年,只不过爆发出来的亮光恰好同时传到地球,仅此而已。

如果NGC 5605中存在外星文明,也像人类一样持续关注着夜空,那么在他们的文献记载里,这3颗超新星被观测到的时间,最多可以差上好几万年(视外星文明具体位置而定),大概完全不会把它们关联在一起。不过,这个星系里应该也有这么一小片区域,有机会同时看到这3颗超新星出现在夜空,大概就在白色箭头所指区域的附近。

设想一下,在1.6亿光年外的某个外星文明的古籍上,记载着某年某月三星同现,白昼可见,数月始灭——这会在他们的文明里留下怎样的神话传说呢?

果然,宇宙之大,想一想就兴奋!

图源:CRTS / Phil Plait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LonZ2dK0a

月光映红的南迦巴瓦,晚安

- 转发 @于海童_THU : 月落时刻的南迦巴瓦,肉眼只能看到雪山微微亮灰,在相机长曝光后才能看到月照的金色。山脚下的索松村早已沉睡,高空中一颗卫星反射着尚未升起的太阳光芒,在夜空中留下了30秒的闪光。晚安~

A7R3 + 17-28,10张堆栈。 林芝·索松村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Lok2KausF

椅式构象的日晷……// @Steed的围脖 :明明就是个椅子!// @天文博物馆 : 好吧,其实这是个日晷

- 转发 @天文博物馆 : 你以为这是椅子,其实它就是椅子。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Loia6h0G4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