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o 招魂
贝狄威尔
鉴赏4.0的一点感想:要清晰认识到我国行业里大部分创作者的水平还达不到“本来是个好东西但是被审查毁了”,审查制度对于创作的影响不是这么简单粗暴立竿见影,是长期的破坏环境,以至于到现在,很多时候已经不再需要审查真的动手了,一切已经毁了。
@fourthhana 是说审查已经把一代人毁掉了,不存在还能写出好东西来再被审查针对性地毁。简单来讲,我说的是,审查让【人】变得不行,而创作是需要【人】来完成的,所以最后就是,创作出来的东西不行。
很多人在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辩护的时候会猜是不是本来应该是这样子,但规避审查才改了呀……不是的,这是一种自欺欺人,就是已经烂了。已经不再是某一个点、两个点为了规避审查而做出的屈折,那是好几年前的幻觉。
现状就是,即便现在习近平暴毙,审查制度立刻取消,人们也不知道怎么去创作好的东西了。
『因为科研没经费,博士们选择成立PhD48成为偶像』
为了物理学,成为偶像吧!
在偶像系作品如此泛滥的当下,这已经是一句让人听了就耳朵起茧的发言。但奈何每每响起时,还是难免会让人心潮澎湃。
万物皆可偶像化。从二次元的虚拟女团,到现实里的AKB48,为了崇高的梦想而成为偶像,已经成为了一部分人心底里的隐秘期望。
对一位名为「武田紘樹」的日本男性也是同样。
「武田紘樹」本来是位“平平无奇”的物理学博士生,在一日写论文的途中,他突然心生烦躁,便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句牢骚:“搞研究不如去当偶像。”
意料之外的是,这句无心之言马上一呼百应——大量苦于科研之路的博士生们纷纷认同,表示“当偶像可能比读博靠谱”。
在支持之下,……
阅读全文: https://www.yystv.cn/p/10500
@Cent_tonamie
借楼分享电子书~
买一送一 啦!
链接包括繁体竖排版《为什么上街头》以及英文版的Direct Actionn, An Ethnograph,如果对直接行动理论和实践感兴趣也可以一起来读
认真说我觉得最近有这个需求,或者有意愿了解街头运动的朋友可以读一读David Graeber的The Democracy Project: A History, a Crisis, a Movement,繁体译名是为什么上街头。作者本人是全程参与了占领华尔街的策划和行动,前一两章就在讲这件事是怎么策划起来的,思考为什么他做了这么久街头运动只有这一次这么大反响,还包括对那种“你们整出这种事怎么没有具体诉求”的回应,以及认为占领运动总归是可行的。后面就提到了现在民主的历史和其弊端,我觉得对我们这种,就,还是太超前了吧()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其实是无政府主义者,他在这本书里对美国很多情况下是持悲观态度的,包括对其他国家的体制问题他也有讽刺,对现行的世界体系他也很明显就是不喜欢,就,无政府主义者嘛,you know,很多时候大家就喜欢说他们比最天真的小孩还天真,但我觉得这个作者确实是具有某种洞察力和想象力的
同作者另一本书叫狗屎工作,我觉得也很好,这里就浅提一下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读一读
我上网是来发疯和精神裸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