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唯一的期待,就是希望上头有明白人,知道“不打仗”是保政权的底线。一个处在衰败和收缩中的社会,只要没有战争的冲击,就算在国际上沦为彻底的孤儿,关起门来靠欺负自己人过日子,也是大致可以维持的。比如伊朗朝鲜古巴什么的,哪一个不是苛了几十年?不过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打嘴炮不打仗。伊朗空军四十年前的F14现在还在飞,因为和平时期嘛,拆东墙补西墙拼拼凑凑总还是个玩意儿。真打起来怎么办?为苏莱曼尼报仇?想都别想。射个导弹表表态得了。俄罗斯这场仗打完,估计也会变成类似的嘴炮国。乐观一点想,以后的世界图景大致会是这样:嘴炮穷国联盟自己搞一个舆论上的平行宇宙,在这里面它们拥有随时扫平一切反动势力的绝对力量但却同时爱好和平,正常国家反正自己高高兴兴过日子,你爱说啥说啥。这就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所有后进国家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先进的东西必须要接受,但是要不要同时承认,人家那一套就是普世价值?日本在学习的态度上算是最积极的,也曾经全盘西化过一段时间,但是最终还是会遇到这个问题。德国更不用说,本身就是西方国家,但却还是要搞出一套德国气派的东西,结果搞着搞着,纳粹的味道就出来了。就是,憋着一股气在学习,不管怎么包装,结局都一定不会好。就算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么正面的说法,也暗藏着“大家都憋着欺负我”的意思。正确的态度,其实是不为什么而读书,就是纯粹觉得这个好,值得学习。比如当年徐光启学几何原本是为了啥?也不是为了枪也不是为了炮,就是觉得这玩儿有意思。可惜也只得一个徐光启,不然以中国的人口基数,但凡真心喜欢几何的人都能凭着兴趣把这门学问搞扎实,也不至于后来羡慕别人的船坚炮利。要说“殖”,好东西都“殖”。你不让好东西“殖”,你脑子里就都是屎。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Political libe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