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对韩男下头了也不是真的因为对方有多坏,只是我后来意识到其实我喜欢的类型抽象起来就那么回事所以拿着这种类型去二次元找了几个更好吃的(。。。。

好吧其实也没有更好吃!只是活人的魅力会消散但死人(?)不会

想了一下感觉我佩服别人可能不在于他们取得了多么大的 成就而在于有毅力和行动力去完成自己的心愿……!

小时候总觉得自己与众不同长大之后果然成为了社会边缘人

好想把楼下的猫带回家……。。。这么冷的天大家只能挤在一起取暖……

我现在真的刷了好多4.2的讨论,但实际进度还在4.1剧情……当然我还是很有自知之明地没看主播长达5小时的剧情录像,不然我确实没动力玩原神了🔨

Show thread

rt,我也去过教会,最后留下的教训是“门槛越低的组织越最好不要去”
教会里的人其实都还蛮亲切的,但是相比教会本身,我更好奇里面的成员以前生活的环境,除去一些人是因为生活状况不好,教会给吃饭气氛又好被吸纳进来,还有很多人是念教会学校长大,对基督教的信仰就跟许多大陆人天然相信“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样不可动摇。
我是对她们的这些经历和体验很感兴趣,感觉像另一个世界。至于宗教本身,感觉完全说服不了我 :ac_classic01:

话说神棍我早就就接触过基督宗教,逃课在寝室睡觉被敲门的校友传过福音,然后去了每周一次的地下团契。那时我刚进大学,周围的人都是高成就但同时高焦虑、理所当然觉得自己该当人上人的各省精英,巴德莱要洗,因此我正经历比较重大的existential crisis(否则为什么逃课睡觉呢!),对这种似乎更关注精神世界的东西并不排斥,所以就去了。

后来我渐渐觉得这玩意儿跟支共的团组织生活差不多,有很大的压迫性,教友既要求我为那种显而易见的坏逼祈祷,又劝我不要搞姬,我觉得他们简直有毛病。我skip了几次团契又回去之后,他们一边祈祷一边感谢我回去了,然后众人齐声高声amen,我觉得就是pua我。后来来了个马来西亚的佛教徒说好奇一起听,然后问你们为啥整天说自己信心不够要忏悔,我学佛佛教就是要质疑的啊。众人温言搪塞,佛教徒走了之后就齐齐立誓一定要拯救她。我觉得即使上帝存在他们也是魔鬼,就再也没去过。听说当时一直mentor我的那个姊妹因为这件事痛哭失声,我也只会觉得她自我意识过剩。

其实那个团契里后来走了好几个人,我们彼此聊起来都觉得那只是一个phase,尤其在existential crisis之后。

我对亚伯拉罕诸教的印象差,谈起来总是忍不住口出恶言蔑它们为「沙漠一神教」,就是因为这段经历。

nsfw 

再次看到画的像气球一样的奈之后,我突然想起我见过的画的最合理的唧唧也是一个男画师画的…………。。。

感觉我和原神剧情的关系就是打不过就加入,无法反抗(跳过)就学会欣赏…………啊啊啊啊啊然后在网上阴暗地吐槽文案写了个🔨

感觉我有一种强大的剧透过滤机制,即使刷到了相关内容的讨论也可以假装无事发生地浏览帖子并且并不太影响我之后看剧情的体验……。。。。。

哎是这样的 网红的老公去世我感觉命运无常,虽然这哥们确实不是什么好人但最主要的痛苦其实是美女姐姐自己承担着……

但徐静婷就不一样了他死了我真会松一口气 好吧虽然也仅仅只是松一口气

有的网友可能要说难道你就没有想要某人死的时候?你就说吧上帝之鹰死了你会不会说死得好?
那我就要说首先分情况,他如果掉海里死了我可能会心想因果报应算了算了,但他如果在举报网友过程中猝死我肯定幸灾乐祸啊这还用说?
但无论哪种情况我都不会去他家属那里说死得好。
很多人觉得死者为大是在维护死人,但其实是在保护还活着的人。
我相信再十恶不赦的人,在世上都会留下为其流泪的人,这项道德其实是在最低限度地保障我们流泪的自由……
但现在因为,死变得越来越轻,很多人会觉得:我的感受,我的仇恨是最重要,可是,一个很轻的死已经无法平复我的感受,无法让我感到“大快人心”时,我就需要寻找额外的补偿……死者相关之人的痛苦会让这份死变重,直到与我的情绪等价。

这种趋势很可怕 :blobcatcry2:

曾经和克格勃齐名的东德秘密警察机构"斯塔西"(Stasi),威名赫赫。它的座右铭是"我们无处不在"。在全盛时期,它的正式雇员有9.1万人,非正式雇员17.4万名。它的老大哥克格勃也不过4.8万人。东德1800万人口中,斯塔西安插了将近30万名眼线,为600万人建立了秘密档案,其触角甚至达到了东德每栋公寓楼中都确保有一个斯塔西的朝阳群众。而纳粹时期,臭名昭著的盖世太保也没有达到这样的效率。"斯塔西"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安排夫妻、父子、兄弟之间互相监视。真正做到了群众监督群众。

东德最著名的女作家克里丝塔•沃尔夫(ChristaWolf)曾经在1990年出版半自传体小说《余留之物》,讲述了自己和丈夫被监控长达20年的故事。但是到了1993年,就有前线人爆料称,沃尔夫本人也曾经在1959至1961年间为斯塔西充任非正式雇员,代号"玛格丽特"。

发动群众斗群众的体系,事实上就是海外版的枫桥经验。

《以群众运动之名运动群众:枫桥经验来了 》t.co/RBZRO0IfKT 来自 @youtube

我看那位莱特的感觉真的是,美丽却实在愚蠢(。。。。。

事实证明我语言水平最能调动起来的时候就是看同人…………但说实话电子词典我觉得只有英语的最好用,其他语言的都一般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那种,非常不喜欢的运动,我的话是乒乓球,每次玩都觉得很不耐烦,身体不舒服(。。。。)如果要外出运动我宁可选择散步跑步骑自行车之类的

对崩铁的印象就是好像有很多神奇的段子 不过最主要是想到米的掉率我就觉得人没必要上那么多次当……。。。。都玩手游了还是如此抠门是我

我的同事里很常见一种人,温和热情但是让我不想靠近,兢兢业业但是让我无法尊重,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一股正能量但却让我感到冷酷和残忍,我只想远离。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