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小米汽车风波再起有车主委托律师维权⋕小米汽车交付量出现首次负增长 站在流量高点的小米汽车正遭遇流量反噬。从小米SU7高速智驾事故,到锁定最大马力,再到碳纤维前舱盖涉嫌虚假宣传,危机层层叠加,小米的“至暗时刻”显然并未结束。 ⋕数百名小米SU7Ultra车主要求退车 小米SU7 Ultra不仅被车主质疑车辆马力“先承诺后缩水”,首批交付的SU7 Ultra搭载的碳纤维挖孔机盖版车型也遭受质疑。在SU7 Ultra发布之初,小米官方和雷军的描述中,选装价格4.2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黑科技满满”。雷军提道:“碳纤维前舱盖,不仅改了外观件,内部结构也改了,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尽管后续他删掉轮毂散热部分,但保留了内部结构更改的说法。一位额外花费4.2万元、等待了数月订购了碳纤维挖孔机盖的小米SU7 Ultra的车主用鼓风机对着挖孔机盖吹风时却意外发现,放在机盖上的纸巾竟然纹丝不动,这让其对“双风道”的空气动力学效果产生怀疑。此外,有车主在拆解后更发现,所谓的“双风道高效导流”碳纤维开孔,既无法有效引导空气至刹车系统,也未能产生下压力。对此,小米汽车方面回应称,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外造型的需求外,还提供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我们对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小米汽车方面表示。不过,不少车主对于小米汽车的解释并不认可,其设计初衷虽然是“复刻原型车造型”,但用户认为这一回应避重就轻,未能直面功能实用性不足的核心问题。目前,已有网友建立退车群,甚至有车主委托律师维权。还有网友附上疑似多名小米SU7 Ultra车主的视频联合声明,在三分钟的视频里,几十名车主晒出订单截图,明确要求小米退车。在多重危机冲击下,小米汽车4月交付量环比下降3%—4.25%,出现首次负增长。未来,小米YU7计划于6—7月上市,如何快速修复品牌形象,重建市场信心,成为小米汽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 小米“至暗时刻”还没过去

:icon_weibo: weibo.com/1885454921/PrCVbvHT2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