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晚上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为什么50末到60末年代出生的人很大几率会有一定的自恋人格特征。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他们的人生中其实没有遇到过真正重大的挫折,反而在后来中国的迅速发展中吃到了时代的红利。他们小的时候虽然刚刚经过物质缺乏的年代,但是也不至于会缺衣少食,顶多只是粗茶淡饭,但是在从他们成年到中年的过程中,恢复的高考,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他们很容易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凡这个人不懒不傻,都可以较为轻易的在社会中获得比他们的父辈优渥很多倍的生活条件,但他们把这些成就都归结于自身,觉得自己努力拼搏过上了相对成功的人生,从而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巨大是因为自己没有本事或不够努力。这些人更加倾向于横加干涉子女的生活,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经验丰富且是成功的。

这让我想起来曾经看过的一个社会实验报告,要求参加者一起玩大富翁游戏,但是在他们中选定一小部分人在游戏开始的时候给他们双倍的资金,使这些人在游戏中更加容易获得成功,但是结果显示游戏结束之后问这些人获得成功的原因,所有的人都会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运筹帷幄,而失败了则是自己运气不好。

又想到罗翔在一个视频中说过:当你成功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你努力拼搏来的,你配拥有这一切,所以你就瞧不起那些失败的人。但当你努力了拼搏了,最后依然失败,还是一无所成,你会陷入一种极大的抱怨,会认为天道不公。

怎么说呢,很多事情可能并不是事在人为,而只能是尽力而为。但身而为人,至少做到尊重。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