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protected] 但这样更可怕。。。华为这个名字像极了“免罪金牌”
@janejeh @incorrigibleMisanthrope 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的人又能怎么样?
追查、曝光N号房犯罪的两位女士今年出了纪实书,中文直译过来是《N号房追踪记和我们的故事:当我们将我们称为我们的时候》,拿到国内,目前没有出版社敢出。为什么不敢出,理由很多,怕引起争议,怕被人牵扯什么境外势力,怕被举报,怕火起来之后被人说不利于稳定,没有一个理由是说得通的。很可笑对吧,韩国的一本书,一个事件,到底在怕什么。
但现实就是这么荒谬呀。
策划这个选题的时候就做好了不被通过的准备,但真正得到不通过的消息时,还是难以接受,失望比预想中的来得巨大。
所有人,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好选题,一个有价值的选题,也是一个很有可能会带来较好盈利的选题,但最后那一关,有人害怕了,对方直言,《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要是放在现在也是不敢出的,言下之意就是虚构小说都不敢出,就更别提这个纪实文学了。2018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在中国大陆出版,短短两年,就变成这样了?这种害怕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审查制度?政治化?举报文化?维稳?
房间里的大象茁壮成长,留给人的空间越来越小。
@miau 看完以后的感觉是每个人看到的都只是一个片断,但合在一起就是一场宏大的灾难……
@miau @rebelvspoliticalexam 想起《切诺尔贝利的悲鸣》中卖核辐射地区苹果的 事情了。。。
@mashiro 你在玩赛博?
@xiaoxiao233233 双人游戏吗
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故事。1984年,一个美国跆拳道教练绑架性侵10岁学员,被男孩的父亲在机场当场射杀。
父亲判了七年,监外执行,5年监视居住。他一天没有坐过牢。对。外国月亮比较圆。
当时他儿子比较气他爸爸。他还是个孩子,在教练的哄骗下,以为教练是想对他好 ,所以他虽然觉得教练很坏,但是他也不希望教练死。他爸爸对此没有解释过一次。
这孩子长大写了本书,说到一个细节。他成年了,他爸爸病了, 他回家陪爸爸。两个出去散步,有个路人特别像那个教练,儿子吓的一寒战。说我以为是Jeff。爸爸淡淡一笑“我知道不可能”。
我必须站起来对这个爸爸行个礼。我一直认为这是父亲的复仇,不仅于此。爸爸以自由做赌注,赌一个“孩子你不用再怕了”。
“素媛”的爸爸可以照此办理。我会。我老公会。法律不能把他关一辈子,那么,父母有义务告诉孩子坏人死了,你不用再怕了。
只想在这里好好记录。
努力学习SQL和TABLEAU,爱手帐,看到桌子上的胶带就想坐下来玩一会儿。兴趣很多,希望能有享受技能自由的一天。
最爱充电方式是手帐和防弹少年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