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protected] @scinnamon 纹身一定是对图案特别爱才行,不能一时兴起
@[email protected]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是提到新冠康复者会有精神上的问题,但是因为占比太小,无法获得继续研究的资金,所以只是一小部分人的个人研究的样子
@wanderme 很多事情他根本不会遇到。而且体格越大,受到的伤害越小。而且自以为自己遇到的世界就是一个平和的世界,甚至怪别人大惊小怪。所以不觉得好。。。
@zsk 这个是不是需要和导师沟通啊
@zsk 政策允许用自己语言来解读吗?政策应该是固定内容不能改吧
@zsk 查重很麻烦吗
冷知识,我们吃的都不是袁老的实验杂交水稻,他的稻量大但是口味不好。我们现在吃的都是改良型优种灿米,不是袁的杂交水稻。袁是这个杂交水稻技术联合开创者之一,但同期也有其他科研大佬。
作为宣传口造的神,其实吹是没有问题的。但他的实验品种稻之所以是实验稻,就在于现实水稻是所有农作物里要求最高的一档,比如生长周期、日照、温度、土壤肥力和水质等。有出现过农民种袁的杂交水稻结果绝收。
虎扑历史区就提问过如果袁带他的杂交水稻穿回古代会有什么历史地位。最高赞就是说绝收。『现代的农民掌握的科技化肥浇灌水平都满足不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种子生长条件,直接绝收了,指望古代那点科技能力能更好?那是白日做梦。』
杂交稻的高产是建立在更多的化肥使用量基础上的,古代没化肥,肥力不够增产不明显。并且杂交稻没法用结出来的米当种子用,必须每年重新育种。育种繁琐只是杂交稻的一个特征,相较于其他杂交稻,袁老的超级稻化肥农药需求量更大,种植技术要求高,口感也不好,产量也没有绝对保证。
如果是作为冲击水稻亩产量的实验记录,是一点没问题。但想推广种植是不可能的。网友吹那么多,现实老农种的都不是他的稻。
中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杂交水稻是谢华安的汕优63,许多老一辈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印象里自己种植过杂交水稻,种植的也是汕优63。袁隆平的超级稻上市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出现过多次绝收事件,最近的一次就在2015年,在安徽出现大面积绝收,后来袁隆平的超级稻种子两优0293被农业部叫停了。
http://t.cn/A6Gbh5se
另外,战备粮用大米就是搞笑,玉米红薯产量不知道比大米高到哪里去了。袁的水稻说直白点,在现实中就是基本没用,当然活在试验田和新闻报道中是可以的。
用虎扑老哥话就是『大佬们失败了可以云淡风轻地说句再来,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来不起,你知道那些忙活一年却颗粒无收的农民到现在都还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麽?』
市面上都买不到,口感又差,现实农民无法满足肥力需求,出现过万亩绝收,最后农民辛苦劳作一年也没有获得补偿。来来来,现在和我说说,怎么把这个作为度过粮食危机的。真遇上粮食危机,土豆番薯这些不完爆这个所谓亩产高杂交水稻。就比如红薯产量高、繁殖快、栽培简易、水土肥料要求低、易推广,还好储存。吹袁的现实连菜都没种过吧。
说精粮都要求口感的。麻烦了解下强行推广袁的杂交水稻,最后都拿去喂猪的历史吧。
其实很多人科普过袁的神话。但中国人太爱造神,他们爱宣传里的神,而不爱真实的人。
@zsk 所以说他们一直很珍惜粉丝,很宝贝粉丝的
https://m.weibo.cn/3205686611/4639380428295770
这里展示了他们日常的一种
图1:队长南俊发了一张自拍,文字是BuTerS, 发音近似butter,同时取其中的bts
图二:自拍里拍到了二哥打哈欠
于是二哥回了消息,好歹给糊(马赛克)下嘛。
@zsk 哈哈哈,这次真的帅爆了!米圈已经狂欢一天了😂
只想在这里好好记录。
努力学习SQL和TABLEAU,爱手帐,看到桌子上的胶带就想坐下来玩一会儿。兴趣很多,希望能有享受技能自由的一天。
最爱充电方式是手帐和防弹少年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