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追弹日常 

我要是会韩语就好了,这样成员在回复大家贴子的时候,我也能去凑个热闹!😞

今天工作多了一项——汇总行业新闻
就这第一次整理发现正经的新闻媒体已经看不到了,百度资讯里不再是新闻网站,而是各家自媒体账号,一部分是自媒体上的媒体账号,一部分干脆是个人自媒体账号……我现在看不出来有啥好的地方,反而担心新闻真的不再被观看了,因为它的价值可能在不断降低……

【柳叶刀大规模新冠后遗症研究:大多数患者不能完全康复】2021年8月28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项研究,显示绝大多数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发病1年后仍至少存在一项后遗症。其中,女性疲劳或肌肉无力的比例是男性的1.43倍,焦虑或抑郁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据悉,这是迄今为止样本量最大的关于出院新冠幸存者1年随访的研究。本次研究纳入了1276名去年从武汉金银潭医院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男性占比53%(681名)。
在所有的后遗症症状中,疲劳或肌肉无力是最常见的症状,但比例从6个月时的52%(636人)下降到12个月时的20%(255人)。
睡眠障碍、脱发、嗅觉失灵的比例较6个月对照组下降近一半,12个月时分别为17%(215人)、11%(135人)、4%(57人)。心悸、关节疼痛的比例则没有明显变化。
肺功能方面,6个月时有128名出院患者进行了肺部CT检查,检查结果表明,所有人都至少出现一种影像学异常。12个月后,这一比例下降至84.7%。
此外,尽管健康状况持续、严重受损的患者很少,但对于多数患者来说,1年后完全康复是不可能的,他们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发病前的健康状态。
为了确定新冠患者是否在12个月后完全恢复,研究还从武汉市招募了3383名未感染新冠的社区居民作为对照组。研究显示,新冠康复者生活质量的自我评估得分较低。12个月后,11%的康复者(131人)日常活动功能受到影响,29%(337人)出现疼痛等各项不适,26%(300人)存在焦虑或抑郁的情绪。而相应比例在未感染组中仅分别为6%、5%、5%。
研究还反映了女性受新冠后遗症的影响更大,报告有疲劳或肌肉无力的女性比例是男性的1.43倍,焦虑或抑郁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弥散障碍的比例是男性的2.97倍。(中国生物技术网) :sys_link: baijiahao.baidu.com/s?id=17096

:icon_weibo: weibo.com/5890672121/KwTROfWP9

#搜狐新闻

不喜欢听别人聊遇到的渣男,因为会生气,想骂人。虽然不是我身上的事,但也是觉得这帮男的欠揍。

胡说八道 

现在蹲个瓜,把圈子打下,信息内容范围越来越小,会不会反噬到平台方?能反噬多少?

我曾经和好朋友一起出去玩,因为我买了爱豆代言的面膜,对方的态度直接变成了”不会好用“的反应,但讲真,我也算是一个实用主义者,那个品牌本身也是有一定口碑的,可我当时再怎么说都没用了。
直到另一个非饭圈的朋友说这款面膜的保湿效果不错,她在转变了态度,也从那一刻开始,我才意识到,当脑子里已经对某件事作了认定之后,相关人的辩解都只会是借口,没有任何信服度的😞

如果你讨厌饭圈或者韩娱,只要提到就会烦燥,就觉得眼前这个对你说这些的人就是瞎了眼,甚至觉得对方是个SB的话,请不要再看本号。
给自己添堵的事可以不作!

柯基小PP的鼠标垫,用着实在是太舒服了,在考虑要不要再买一个放家里☺️

忘了周六清理书包时把kindle也拿出去了😂 今天读书难了

从周四开始就没继续正经学PYTHON
今天一天边学边玩,真的把课全补上了!原计划本周完全学习部分,下周跟着课程进入实操练习!
开心!
:bili_tv_keai:

心情不好 

从昨天晚上回家路上看着微博时,整个状态就调整不过来,可又无处倾诉。早上和一个朋友聊天才把一些话借机吐出来。但是想想还是觉得目前的发展情况真的不乐观。
大概2018年时和朋友聊天就都感觉到国内的舆论环境在一点点收紧,但怎么也没想到能这么快的发展的如今的地步,而且看着势头并没有减慢,反正是刀越来越长,力越来越大。。。

一个人的胡说八道(禁转出长毛象)。如果厌韩请自行绕开。 

以前我也觉得大不了禁韩嘛,也别让那些营销号造谣。
可这几天看到站子被要求改名字,删除有关应援,集资还有特典销售的内容时开始感觉到了可怕,再看到朋友说支持禁韩,我开始感觉到可怕。
禁韩的意思是要全面禁止发布相关的所有消息。那么首先粉丝想获得他们的消息只能通过翻墙,但是截止到目前翻墙不是日常,在一些重点时间也可能根本看不到消息的。另外,如果觉得大不了自己每天翻,但是日常连早睡对身体好这件事都作不到,像这样非刚需的需求可能作到吗?也可能说,大不了不看嘛,不当粉丝嘛,但讲真,我舍不得,因为他们是我生活里少有的正能量,我能保持现在这种不断往前走的状态的动力有很一大部分是来源于他们不断奔跑的状态。
而且我已经见识过让我开心的,让我状态好的人和事,突然没了。想再保持这种状态是很难的,这不是靠意志力能完成的。也许一两天不会变化,但经过3个月,半年,一年自己都不能保证状态还能维持在此(周围环境已经消失了,看着周围的状态都是平躺的人)。
往大了说(以下是我自己瞎想的):
各自媒体平台因为政策的变化,自我阉割的方式来约束,可发布的内容越来越少,那个人信息可获取的范围也越来越少,未来无论是从经济,文化,精神层面都会越来越少,那会变成什么样子?

听过朱罗那个片断……阿云嘎真的是音乐剧演员出身吗。。。。

刚看完失控玩家,整个片子还是不错的。
而且其中一些寓意也不错。
但它好像没长在我的笑点上,或者是刺激的点上。可能是因为整部电影和人物设置太恰巧了(一切如同设计游戏一般提前设计好)。内容有很多致敬的点,但致敬的加分项权重对我来说会比较小,所以
推荐指数 :3颗半星

lifeRestart模拟器因为非常会整活,在今天的社交媒体上很火。看了下开源的仓库,貌似是用Excel写好逻辑再转成json的。看起来工作量不小。

github.com/VickScarlet/lifeRes

这包挺薄的,光下看是能透光的那种;
肩带也有些窄,东西稍重点,肩膀就能感觉有点勒
但是还是越看越喜欢😂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