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
昨夜开车回家的路上跟家内聊这一路,我才知道这一路上遇到的歧视远比读空气能力为负数的自己感知到的多。对环境更敏感的家内告诉我在餐厅里除了侍者的冷淡对待以外,周围的顾客也纷纷向我们一家人投来了异样甚至是有攻击性的目光。家内的描述是:「it’s like we were trolling them just by existing」。家内说有人看到我就像瘟神一样避开,有人当面讥笑我和小孩的容貌,有人嫌恶地看着他,好像他触犯了「污染纯净白人血统」的「公德」。甚至有次一个南美清洁女工在经过我身边的时候直接大声跟同伴用西班牙语咒骂「妈的怎么来了个中国人」,然而我身边的家内懂西班牙语,当即脸色就变了。最后一个我特别意外,还以为同为minority多少能比白人更能互相体会处境,想想其实也未必。这跟我以前看到的不少黑人歧视亚裔的情况一样,受歧视的弱势者不一定都会对抗不公,而是选择内化这种模式加倍歧视其他群体来心理上找补。家内说这是一路上我们吃完饭他都会飞快结账带我们走人的原因:他担心我和崽的安全。他知道迟钝的我对这些微妙的东西毫无感知,为了不影响我的体验也没有告诉我,而是等到了回来才说。
一開始看到純情(極端)天主教bishop戀上撒旦色情小說作家的新聞,我的感想只有好乾柴烈火好真愛好浪漫以及好Fleabag,結果剛才在微博上刷到營銷號也搬了這個故事,管不住手點開了評論,淨是「這個男的歧視女性職場上小肚雞腸配不上這個女作家」「女作家學歷很好為什麼要接受這麼個男人」「這麼年輕的主教怎麼配不上一個地攤小說女作家」「沒有那一身袍子就只是個M字頭而已」;還有前幾小時刷到(又)有人發《華蓋集》那幾段經典愛國者觀察,評論也是「可是魯迅對他原配很不好」,就不禁有種感覺,仿佛俺們老中人眼裡都不是活生生的、會變化的、有很多個方面的人,而是只有一個又一個的身份和title,但凡有一個身份不入自己法眼,整個身份のかたまりaka這個人就要被打進十八層地獄
只想在这里好好记录。
努力学习SQL和TABLEAU,爱手帐,看到桌子上的胶带就想坐下来玩一会儿。兴趣很多,希望能有享受技能自由的一天。
最爱充电方式是手帐和防弹少年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