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mysql,和navicat也搞定了,嘿嘿~~继续学习!

我支持弦子不是因为知道她主张的一定是客观事实,毕竟绝大部分人并没有目睹真相。也不是因为相信她会赢,毕竟我对最后可能的结果一直持悲观态度。而无非是因为,她身为公民,这么多年都在遵守程序正义。在这点上她比很多人都更对得起手里的民法典。
但是按照她对庭审过程的描述,程序对不起她。
我第一次被微博禁言,转发的时候甚至没想太多,就是一个关注的态度。然后就什么也发不出来了。但是无所谓,比勇敢的人过得好,没什么好骄傲的。我连号都还没炸过。
如果有什么可以给每一天作结语的,那大概是:永远不要互相遗忘。

我爱那些在演奏时如痴如醉的人,那些把自己所有的热情和爱投入到一件事情里的人,焕发出只可感不可言说的魅力。原来真的有这样的人,生来就注定要做音乐的人。

不知道说啥好了,搬运一下第一次开庭时写的感想。
Sisterhood is powerful. 当时帮弦子姐找资料的时候发现,正是国外的metoo运动推动了欧美关于性犯罪中举证责任问题的思考,使得要求受害者提供身体损伤+反抗痕迹+DNA体液证据的旧标准被批判、审视、改写,性同意的原则重心从no means no到only yes means yes的转变也再次被强调。
弦子姐说赢了是鼓励,输了把它当成是对历史的质问。在现场声援她的人们喊出的口号是“向历史要答案”,不是只向朱军这个实施了侵害行为的个体要答案,是要向性侵受害者困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而难以维权的大环境大历史发出质问。Me too就是一种发声,发声也是受害者的集体自我赋权。
除了Metoo的tag,还有Withyou,我们与你在一起。
(这并不代表要强求所有受害者都以公开发声的形式来自证。metoo运动强调的是联合性,呼吁人们关注在不平等权力关系下性侵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尽管它支持性侵受害者发声,但并不会强调受害者必须公开发声,因为每个人的社会资源、心理承受能力等条件不同,有时“公开”并不一定有益于个体。)
Always stand with you。

追弹日常 

新的演唱会即将开启,希望还能有去电影院和其他米一起high的机会 :ac_classic16:

一旦开始敲SQL,再想回到运营流程的逻辑里就变的好难……似乎必须把流程再从头开始理解才能进入状态,这个太难受了😞

运营流程是越磨越细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但这应该是必经的一个过程吧。

因为咽炎只吃了一片面包片,结果现在就饿了😂

昨天早上就怀疑咽炎回来了,今天早上正式确认!咽炎回归!喵的,连两片全麦面包都吃不完,入嘴就想呕……

突然想吃汉堡,中午考虑下订个汉堡套餐!

重新给电脑安装各种软件,然后没见过的坑又继续走一遍,今天终于把python,pycharm搞完了!!!

有时候觉得社会已经疯狂的边缘了 其实多细细了解下,大部分人的行为轨迹还是有迹可循的,生活离丧心病狂还有远远的路~

写了大半天运营手册……写不动了……可大概也只写完了一半吧……

吐槽 

昨夜开车回家的路上跟家内聊这一路,我才知道这一路上遇到的歧视远比读空气能力为负数的自己感知到的多。对环境更敏感的家内告诉我在餐厅里除了侍者的冷淡对待以外,周围的顾客也纷纷向我们一家人投来了异样甚至是有攻击性的目光。家内的描述是:「it’s like we were trolling them just by existing」。家内说有人看到我就像瘟神一样避开,有人当面讥笑我和小孩的容貌,有人嫌恶地看着他,好像他触犯了「污染纯净白人血统」的「公德」。甚至有次一个南美清洁女工在经过我身边的时候直接大声跟同伴用西班牙语咒骂「妈的怎么来了个中国人」,然而我身边的家内懂西班牙语,当即脸色就变了。最后一个我特别意外,还以为同为minority多少能比白人更能互相体会处境,想想其实也未必。这跟我以前看到的不少黑人歧视亚裔的情况一样,受歧视的弱势者不一定都会对抗不公,而是选择内化这种模式加倍歧视其他群体来心理上找补。家内说这是一路上我们吃完饭他都会飞快结账带我们走人的原因:他担心我和崽的安全。他知道迟钝的我对这些微妙的东西毫无感知,为了不影响我的体验也没有告诉我,而是等到了回来才说。

Show thread

想在TYPROA实现文档间的跳转,但是用CTRL+K或者[[]],虽然能有链接格式,但是点击后都没反应😂 ,求教象友,这个有办法吗?

今天又将是极其忙碌的一天……写运营手册,还有运营表格,和之前讲的又有了出入,所以差不多是用一半写好的再加一半新写的完成今天的工作吧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