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AI 行业还是一如既往的内卷,今天偶然看到阿里达摩院免费开放 100 件 AI 专利许可,里面包含了语音、图像、多模态大模型等不同领域,涵盖医学、智慧城市、工业生产等多个行业方向,目前这些专利已在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架。

本次不乏 “交通信号灯感知”、“疑似侵权图片检测”、“时序数据预测”、“点云数据处理”、“智能字幕生成” 等富有广阔应用的专利使用场景,让中小微企业以较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获得 AI 技术红利,加速 AI 时代的到来。

此次的专利开放,可以算得上大手笔了。过去几年,阿里借助其云计算平台,沉淀下了不少技术与资源。

根据这些先发优势,阿里从 2019 年开始迭代研发大模型,并于去年正式推出了通义系列大模型,期间还陆陆续续开源了 300 多个经过验证的 AI 模型,降低了不少开发者的开发门槛,其社区生态也慢慢趋于完善。

可以这么说,云计算这张牌,让阿里在本次 AI 竞赛中站稳了脚跟,不至于被甩下牌桌。

为了让自己能够在牌桌上更有话语权,阿里也在开始逐步构建自己在 AI 行业的影响力,本次开放 AI 专利,相信也能够给阿里的品牌带来实质性的提升。

比如阿里旗下的达摩院智能计算实验室,此前研发的超大规模多模态预训练模型 M6,表现颇为亮眼,短时间内参数已从万亿升级至 10 万亿。与 GPT-3 相比,在同等规模参数下,能耗仅为其 1%。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阿里达摩院的技术,与多家高校院合作,现已完成首批 20 万页古籍的数字化,并沉淀为覆盖 3 万多字的古籍字典,其识别准确率达到 97.5%。

从市场角度上看,开放专利有助树立负责任的科技企业形象,也能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同时,开放专利有助于更好的打造开发者社区,顺便为企业积累更多 AI 人才,可谓一举两得。

现阶段不少 AI 人才被各大厂疯抢,阿里通过开放专利,吸引更多专业人士与业界的关注,也算是出其不意了。

无论怎么说,在本轮的 AI 技术内卷之下,作为开发者与普通用户的我们,都能受益匪浅。

:icon_weibo: weibo.com/5722964389/NeGFM9qMR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