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
之前跟一位我一直很敬重的从事教育行业的长辈谈到了哲(她知道我还在喜欢)。她不了解事实,我完全理解她会说出一些不好听的话。但让我遗憾加一点愤怒的不是她对哲的所谓“指责的话”,而是她的底层逻辑。
那她的逻辑是什么呢?我先来大概传达一下这个对话。我分析了哲没去靖/国/神/社只是去赏樱后,她顺着我的意思说:“好,不提他有没有去靖/国/神/社,那他有没有发表过很多的恶心言论?”(她指的是哲“兽欲就上来了”那句)
乍一听,这句话是没错,但是回过神,就不对劲。不对劲在哪?逻辑出了问题——这句话的意思就相当于:先判定一个人有罪,A罪不能判这个人有罪,那就找个B罪来定罪。简单点说就是——“有罪推定”和“重复定罪”。
我先前说了我很敬重她,当她以这种底层逻辑说出如此混乱的话后,我很害怕、透体冰凉。如果这样一些见识、知识水平都较高的教育工作者都以这种逻辑为基础,说出偷换概念的话,并且不自知。那么一些层次较低一点的人们呢?会不会有更极端的言论和逻辑?答案是肯定的。
按照“有罪推定”的逻辑,抹黑打倒一个人会变得非常简单——先到处传播说张三是个坏人,接着放出一些网络挖坟得出的张三年轻时的确说过的混话,让人开始觉得张三这个人有点问题,然后捏造夸大事实并使谣言传播出圈,那么张三到这一步就基本社死了,如果想让张三消失得彻底,最好要持续不断放出骇人听闻的假料,到这里张三就彻底社会性死亡了。以后人们提起张三,想起的全是他所谓的“做过的坏事”。
这种打倒人的阴毒做法其实真的很好用,因为一旦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人的印象已经预先地建立在他人的脑子里,就很难剔除。人们更不愿意承认之前自己的判断错误,而且真相永远残缺。
我现在每天几乎都会反省自己,有没有被大众带跑?有没有陷入大数据算法?有没有以自己的偏见去判断好坏是非?每天反省完,得出的结论每天都是——我有。
这是我最揪心的地方,因为没有人逃得出人性的根本劣性…
我看到有观点说,不要过多的反省自己,不然就是在苛责自己。说得很对,再多反省也只能更明确地告诉自己,你是个烂人,而且还会一直烂下去。
干脆做个烂人,总有人比我更烂哈哈。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
废话
@Juyan 大部分国人只会把一把归一码放在自己和与自己利益有关的人身上,总而言之大家都是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