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日历 1月23日 小盗龙 Microraptor
如果恐龙圈也有打榜的话,小盗龙(Microraptor)一定能凭借娇俏外表和滑翔技能收获一大波粉丝,然而小盗龙重见天日,竟是从一场骗局开始的。
1999年,一家美国的博物馆馆长购得一块“古怪”的化石:前半身像一只鸟,而后半身却是一条恐龙的尾巴。古生物学界把它当成鸟与恐龙之间丢失的一环,命名为“辽宁古盗鸟”。
同年12月,中国的恐龙专家徐星,发现辽宁出土的一件化石,竟是古盗鸟尾巴的正模标本。化石标本被岩层挤压成一块,岩层分开成两半,标本就像拓印作品似的分为正反两面,也就是“正模”和“负模”。徐星由此发现,古盗鸟是由中国走私出的古鸟和恐龙拼凑出来的假化石,这一发现在古生物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最后徐星将新发现的恐龙归入驰龙科,因其身材娇小,命名为小盗龙。
小盗龙体格比一只喜鹊大不了多少。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前后肢各长有一对“翅膀”,——前臂和腿部都长有真正意义上的飞羽。尽管不能像今天的鸟类那样熟练地振翅飞翔,但在高大的树木间来回滑翔,对它们而言却是轻而易举。
化石证据表明,小盗龙是个凶悍的掠食者。早在2010年,古生物学家就在小盗龙胃部发现了原始哺乳类的残骸。不久后,人们又在小盗龙肚子里发现了小型反鸟类的骨头,和一种名为因陀罗蜥的硬舌蜥类。如此看来,小盗龙称得上是当地小动物的梦魇。四翅的魅影掠过,必有一场血雨腥风……
作者: @我自己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