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日历 2月27日 大西洋舟螺 Crepidula fornicata
大西洋舟螺有着“奇特”的造型,不规则的“螺塔”或层层叠高,或歪七扭八。直到你近距离观察后,才发现这并非一只大西洋舟螺,最多时能有12只个体叠在一起。它们为什么非要这样生活?当然是为了繁殖呀!
大西洋舟螺幼虫刚刚转变为成螺时都是雄性,如果落在没有其他大西洋舟螺的区域,性别就会转变为雌性。然而,如果它恰好落在了其他大西洋舟螺的壳上,那它的性别将一直保持为雄性。只有位于最下方、体型最大的那只大西洋舟螺的性别才会变为雌性,其他个体受到这只雌性释放的信息素影响,将一直保持雄性(有记录最长为6年),形成一座“塔”。
成年的“螺塔”相当懒,像牡蛎一样固着生活,大西洋舟螺采用类似于双壳类的滤食方式进食。用鳃丝捕获水中的细小藻类,用齿舌转移到嘴巴里。有时粪便也会一同被吃了下去,所以做人还是不能太懒,懒了就要吔屎(大误)。
大西洋舟螺原产自西大西洋沿岸,随着帘蛤及牡蛎贸易,屡次被带到欧洲不同国家,连隔陆相望的西北太平洋沿岸都成了大西洋舟螺新的家园。在某些入侵地,层层累积的舟螺甚至覆盖了超过60%的面积,每平方米差不多有18公斤的大西洋舟螺。
满地的舟螺对当地牡蛎养殖业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被视为有害的入侵物种。但亦有研究显示,舟螺与牡蛎间的食物之争,或许还不如牡蛎们自己相互竞争的影响大,舟螺还可以改变底栖环境,为一些底栖动物提供更多的躲藏地。总之,大西洋舟螺的是非还是难以评说。
作者 @拍螃蟹的张小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