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3月2日 达氏鳇 Huso dauricus

【日历娘:今天的物种文章是昨天的鳇鱼,落水的作者终于栩栩如生地打捞上来了】

鳇鱼的鳇字可谓十分贴切,凭借巨大的体格和贪婪的吞噬,鳇鱼可谓是当之无愧的黑龙江鱼皇。赫哲人称鳇鱼为 “秦王鱼”,在当地传说中,鳇鱼是秦始皇的化身,可见其巨大残暴。赫哲渔民将鳇鱼经行处称为“秦王通”,鳇鱼栖居处称为“秦王居”。

顺治十四年(1657年)清政府在北方专门成了负责进贡物品的部门,而鳇鱼又是其中特别的珍奇。康熙皇帝喜爱鳇鱼,不仅赐鳇字予它,更是亲笔书《御制鳇诗》夸赞。然而捕捉鳇鱼绝非易事,由于达氏鳇通常栖居在江心处,稍有不慎,被疯狂挣扎的鳇鱼波及,很容易酿成船毁人亡的悲剧。

对于当地的锡伯人而言,上贡鳇鱼如同唐代的上贡荔枝,是地地道道的苦差事。每年冬季是向京城运送鳇鱼的最忙时节。运送鳇鱼一路饥寒艰辛,慢则月余才能到达京城。途中事故如马匹病死,如车毁人亡等都时有发生。

受限于当时的捕捞技术,“鳇鱼贡”的捕捞强度还不足以威胁到达氏鳇的种群。然而进入现代,一方面黑龙江流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另一方面针对鳇鱼的捕捞强度也随捕捞技术的进步而日益增加。鳇鱼的鱼卵是制作名贵美食鱼子酱的优质食材,大量怀子的大肚母鳇被捕捞,剖取“黑色的金子”。达氏鳇幼鱼的成活率极低,完全依赖庞大的产卵基数来维持种群数量。对于本就繁殖困难的鳇鱼种群而言,鱼子酱生意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于是在经历了几年丰产的“繁荣”后,达氏鳇种群已经奄奄一息。而近些年发生的杂交鲟逃逸基因污染问题,更是让“鱼王”的处境雪上加霜。

作者 @少侠小黄鸡的微博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4tD0kWyT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