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日历 3月30日 盔鼩鼱 Scutisorex somereni
鼩(qú)鼱(jīng),是对一类长相像老鼠的小型哺乳动物的统称。原先属于食虫目,现在属于真盲缺目,除了干饭比较热情以外,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盔鼩鼱就不同了。
盔鼩鼱从胸椎中间到腰椎末端的脊椎骨十分巨大,让脊梁骨膨胀到同体型动物的三倍宽,椎骨上伸出很多由密质骨构成的棘刺状小突起。这些棘刺前后延伸,紧密交叠。所有哺乳动物的骨头,都是通过软组织连接的,只有盔鼩鼱的脊柱骨棘,是骨头与骨头直接连接的。
这根巨大的脊椎,占到了盔鼩鼱体重的4%(小型兽类一般只有0.69~1.58%)。此外,它有11个腰椎,一般兽类只有5个腰椎。它的脊椎无比坚固,抵抗轴扭转力(axial torsion)的能力,是典型小动物脊椎的5倍。此外,它的肋骨粗壮,背部肌肉也发生了特化,帮助盔鼩鼱提高抗压能力。
刚果原住民芒贝图人(Mangbetu),曾对动物学家赫伯特•朗(Herbert Lang)展示了盔鼩鼱的“抗压能力”:一个70公斤重的人单脚踩着活的盔鼩鼱,把全部体重压在它背上,站了几分钟才下来。盔鼩鼱抖了抖身子,拔腿就跑,似乎毫发无伤!
超级抗压能力对盔鼩鼱到底有什么用呢?与乌龟壳全方位保护不一样,鼩鼱的脊椎只能抵御自上而下的压力,除了踩一脚就跑的马里奥,这个buff对谁都不怎么管用。
2012年,由斯坦利(William Stanley)率领的研究团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一种新的盔鼩鼱,它有八个腰椎,比第一种盔鼩鼱少。由于盔鼩鼱有“英雄”的绰号,他们为新种命名托尔英雄鼩鼱Scutisorex thori。托尔就是北欧神话的雷神,不过,这帮人命名的时候,想到的大概是漫威的大锤。
对于盔鼩鼱脊椎的用途,斯坦利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想。棕榈树的树干和枯死的叶柄之间,经常藏着大型的昆虫幼虫,如果鼩鼱钻到叶梗底下,向上拱起脊背,就能把叶柄撬起来,抓到幼虫,得到一顿其他动物难以企及的美餐。
作者: @松鼠濑尿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