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4月3日 北美林蛙 Rana sylvatica

在《三体》中,章北海踏入休眠舱,将自己深冻“支援未来”,低温休眠是科幻故事中耳熟能详的设定。而最早想象它的并不是科幻作家。富兰克林曾听说,美国北方的一种小蛙,在冬天冻成冰块,到了春天再解冻复苏。”富兰克林不禁想到,是否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将人冰冻起来穿越到未来?

这个起死回生的小怪物,就是北美林蛙。极寒的冬天,林蛙在身体里储存葡萄糖和尿素,将体液变成一种高浓度的溶液,尤以脆弱的大脑和心脏处的浓度最高。这种溶液的冰点比水低很多,以此来确保冬季时,这些重要的器官并不会真正结冰。

液态的水在冻结过程中会结晶,冰晶锋刃锐利,会毫不留情地刺穿细胞膜。北美林蛙利用葡萄糖和尿素加浓体液,正是为了避免冰晶对身体组织、尤其是大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北美林蛙可以在零下4摄氏度的环境下存活2个月,也能抵挡零下16度的极端低温。

受到林蛙的启发,人们用甘油来渗透到细胞内部,置换游离的水,并与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干扰冰晶的形成,此后,人们又相继发现了二甲基亚砜、乙二醇(汽车防冻液主要成分)等抗冻剂。单个细胞的超低温保存已经实现了,但将整个人体超低温保存依旧困难重重。

“深冻”人体的技术已经出现,先把血液完全抽干,再注入高浓度抗冻液,最后用液氮超低温保存50年。大脑和心脏摘除,单独冰冻保存。但至关重要的解冻技术依旧未能实现。或许是受到了章北海的启发,2015年5月,《三体》的编审杜虹女士因病去世,在临终前她自愿做了人体超低温保存,将科幻和现实衔接起来。

作者 @想变胖的流浪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9c2gkA1h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