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4月18日 卡罗莱纳长尾鹦鹉 Conuropsis carolinensis

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天空,时而被遮天蔽日的旅鸽群所遮蔽,旅鸽群里有时还会有一些黄色和绿色的身影闪现,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卡罗莱纳长尾鹦鹉。

当欧洲移民最初见到这些鹦鹉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它们大量集群取食农作物和破坏果园收成,而将其视为一种“害鸟”大肆猎杀。当一群鹦鹉中一部分同伴被击落之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却并不会四散逃走,反而会在空中边盘旋边发出紧张的刺耳叫声,最终还会降落到伤亡同伴的周围。如此一来,猎手们可以很容易地杀掉整群的长尾鹦鹉。

作为农业“害鸟”被消灭的同时,卡罗莱纳长尾鹦鹉还被捕捉供应宠物市场,甚至还出口到了欧洲。猎人会单纯出于娱乐去射杀它们,也会为了获取羽毛去装饰时尚女帽而捕猎它们。当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变得越来越罕见,出于物以稀为贵的心态,标本藏家、鸟卵收集者、意图饲养的个人和机构不惜重金想要获得一只长尾鹦鹉(无论死活)。

从18世纪到19世纪,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内,卡罗莱纳长尾鹦鹉的数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减少,最终走向灭绝。2020年,《当代生物学》上发表一项研究,卡罗莱纳长尾鹦鹉的基因中没有发现近亲交配,说明它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走向了灭亡。也没有在该种基因组当中,发现病毒存在过的证据,所以也不是疾病导致灭绝。种种迹象表明,卡罗莱纳长尾鹦鹉的灭绝,极有可能要归咎于人类。

早期记载当中不乏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和旅鸽大群聚集,一起饮用咸水或啄食含盐的泥土的描述。而这对难兄难弟的命运,竟也如此相似。1914年的中午,世界上的最后一只旅鸽在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与世长辞。不到四年之后,同一家动物园里,最后一只卡罗莱纳长尾鹦鹉也在大地上消失。

作者 @鸟人Robbi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bsF0fhbT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