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日历 4月22日 大白鹭Ardea alba
在繁殖期,白鹭会长出修长、蓬松的羽毛,称为蓑羽。这种羽毛的羽小枝稀少,仿佛纯白的冰花般精致。白鹭并非社会性动物,在繁殖期却要聚集起来,形成几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就像社恐参加集体相亲。它们演化出了一系列夸张的动作,来压抑攻击性,免得变成群殴。
大白鹭在树上或水边芦苇丛里筑巢。雄鸟选定住址后,站直身体,伸长脖子,婚纱般的蓑羽蓬散开来,表示自己占据了这块地盘。而雌鸟在空中一圈圈飞行,长腿下垂,长长的脖子半缩回呈U型,降落的时候脖子伸直,它不是直接落到雄鸟跟前,而是落到先前站的位置附近,只是离雄鸟更近几米。她用这种迂回的方式,一点点接近有攻击性的雄鸟。
如果雌鸟靠得太近,雄鸟会大叫一声,用夸张的动作飞扑过来,但不会真的造成伤害。雄鸟一次次虚张声势驱赶,雌鸟一次次小心翼翼接近,在这个过程中,两方可能都在“相亲”,评估对方的实力,选择中意的配偶。随着时间推移,攻击性逐渐消失,最后两只傲娇的大白鹭“走到一起”。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女帽和其他女式服饰,流行使用羽毛装饰。白鹭的蓑羽不幸成为了羽毛帽子的完美“素材”。拯救鸟类终结于帽子上的命运,驱动了野生动物保护者成立奥杜邦学会(The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第一个现代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奥杜邦学会的会标,就是一只尾端飘扬着蓑羽的大白鹭。
作者 @松鼠濑尿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