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9月26日 (巴甫洛夫的)狗

实验室里的学生们用“实验狗”来称呼自己,但当好“实验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巴甫洛夫可以说是实验狗中的精英了——作为实验狗的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作为他的实验狗,“巴甫洛夫的狗”也跟着名垂青史。

“听见响声就流哈喇子”的实验狗,帮助巴甫洛夫建立了“条件反射”的概念,证明了我们可以将一些外部的刺激与某些特定的行为、动作之间进行捆绑。

现代动物园在进行动物行为管理的时候,也运用到了条件反射理论。比如说吧,我们可以用巴甫洛夫的方式,教大熊猫、大象这些动物主动来体检,比熊孩子还乖巧。首先用食物吸引大熊猫坐到某个特定的采血点,让它伸出手臂。要是动作做到位了,就给个食物奖励。在做对动作的同时,保育员敲响响片或者是吹个哨,给出一个“哇你好棒棒哦”的声音信号;最后,保育员还需要拿着注射器假装给它戳戳胳膊,给出一个触觉上的信号。

直到我们的目标大熊猫建立起“坐下-伸手-听到哨声-戳两下-就有好吃的”这样复杂的条件反射,采血的适应性训练就完成了。通过奖励建立条件反射的行为训练方式,有利于建立动物与保育员之间的关系,也能减少动物对一些“怪动作”的抵触感,降低动物的应激,对维持动物的身心健康是相当有益的。

作者 @翼狼Elang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zWZ3s49q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