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11月6日 恐爪龙 Deinonychus

说到恐龙的经典电影,当然非《侏罗纪公园》莫属。尤其片中的“聪明女孩(Clever girl)”伶盗龙(Velociraptor),其行动敏锐、神出鬼没的形象,更令观众印象深刻。虽然使用的是“伶盗龙”这个名字,电影中的“聪明女孩”比真正的伶盗龙要大很多,无论体型或形貌,都更大程度地参考了恐爪龙。

过去人们对恐龙的认知都是庞大、笨拙、迟缓且冷血。但这个认知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受到了两个假说的挑战,其一是奥斯特伦姆(John Ostrom)提出鸟类演化自虚骨龙类恐龙,其二则是罗伯特•巴克(Robert T. Bakker)的恐龙温血说。人们意识到恐龙并非迟缓的大蜥蜴,而是活跃的热血动物,称为“恐龙文艺复兴(Dinosaur renaissance)”。

恐爪龙的化石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的身体结构现实,它并非笨重迟缓,而是灵活敏捷。奥斯特伦姆将其骨骼与鸟类比较,更是对于“恐龙演化为鸟类”的学说提供了关键的证据。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辽西发现大量带有羽毛的恐龙化石,更进一步完善了恐龙到鸟类的演化链条,从此“鸟类是恐龙”称为学术上的主流共识。而在大众心目中,则催生出了如《侏罗纪公园》中那样,动作灵活,智商很高的恐龙形象。

作者 廖俊棋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0dJ8DoI2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