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12月23日 白鲟 Psephurus gladius

两年前的今天,危起伟研究员公布了白鲟的灭绝。这种体型巨大的“长江之龙”,成为了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牺牲品。

作为长江中最大的水生生物,从金沙江下游至长江口的约三千公里江段都是白鲟的天地。每年春季,处于繁殖期的成年白鲟便会离开平日栖居的深水河槽,自下游溯流而上,前往千里之外的上游金沙江产卵场完成一生中最重要的使命——繁衍。之后一些白鲟会回到下游育肥,另一些则留在上游的干支流中继续生活;孵化后的幼鱼则顺江而下,在河口等饵料丰富的水域摄食生长。

然而自八十年代起,横亘于长江干流之上的拦江大坝将白鲟世代穿行的洄游通道彻底阻断,上下游的白鲟种群也因此隔绝。对于居于坝上的白鲟们而言,它们仍然可以进行正常的繁殖,只是幼鱼无法回到下游育肥。而对于坝下的白鲟们而言,它们再也无法回到血脉记忆中的产卵场进行繁殖。

人们却曾在崇明长江口捞到当年孵化的的白鲟幼鱼,推测或许是上游繁殖的一部分白鲟幼鱼,可以通过泄闸水漂流至坝下。但过度捕捞、航运、污染等因素,仍然阻断了这少数垂死挣扎的白鲟的希望。自1993年后,白鲟幼鱼就再也没有出现。

浅塘之龙,大志难伸,长江最巨大的水生动物,所需的生存环境是如此广阔,人类割断长江的时候,也割断了它的命脉。

作者 辛辛苦苦拖到今天上午终于交稿的 @少侠小黄鸡的微博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7mCkpBSG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