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shandejiu 对小孩子来说,发生了一件很大的事,那就真的是很大的事。他们没有经历过分别,所以会把老师当作和父母一样,会一直在他周边的人,那做错事没有被原谅,自然也是很严重的问题——正常家庭里想跟父母闹掰的孩子也不多嘛。
钱的话可能职称这些更重要点?我不太清楚啦2333
不过温柔的老师真的很好。如果我小时候遇到的不是温柔的老师,那我大概可能现在就是个街溜子吧hhh
@Shanshandejiu
首先很抱歉这么久才回复,因为前几天心情不好,再加上各种事情,所以就拖延了这些天。
很感谢您的长篇回复!
我的不确切的用词可能给您带来了困扰,我所说的“温柔”指的并不是语气上的和蔼,而是指在行为上,能够让学生明白道理,同时不会伤害学生自尊和其他良好特质的行为。
>>来自学生对老师的伤害
的确,我忽略了老师在授课和教导过程中受到的来自学生的伤害,这是我之前一直忽略的地方。必须承认老师一直是将自己的感情隐匿甚至容忍学生的一些出格行为。不过我觉得您可能太过于追求温柔了?像我一年级的时候,我一直苦恼于拿不到小红花,因为作业写的字再认真,题解答地再认真,依旧比不过那些好学生,所以后来一度有些自暴自弃的感觉。后来一次语文老师发现作业没做,反倒直接给所有没做作业的学生小红花,当时我羞红了脸,觉得老师为什么这样,但后来也就慢慢明白其实拿不到小红花也没那么重要。(当然这是很久之后的事了)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有的时候可能那个行为会被学生埋怨,乃至被说一些伤人的话,但是如果那是对的,那学生大概有一天会明白缘由,只是没办法再去跟老师道歉。那些伤人的话可能在您看来让您不好受,但我认为无需放在心上,只要学生不是诉诸暴力的人,那坚持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去理会学生的言语,也未尝不可。
毕竟小孩子的世界里有时真的没办法理解那些道理,能教的是去做什么和不去做什么。
>>温柔,拯救,和付出
我同意您的”没有人可以拯救所有人“的观点,哪怕老师再怎么小心的教育,总有学生会在某个时间,某个事件上受伤。但是没有受伤,也就没有成长,所以我不认为一点伤害都不给对方就是最好的。
我所期望的,是认真做到自己能做的。不去故意的偷懒,做到“累到不愿意继续”就可以了。毕竟所有人都是人,没办法去继续奢求什么。我理解有的人会无理取闹,有的人会使用他人赋予他的权利去索取更多的好处。我无能为力,我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也只能默默承受,我只能说面对服务人员尽可能的表明自己的情绪发泄的方向,以及管理好自己的语言。至少现在的我想不到如何处理这种事件。
工作和生活的模糊,大概是因为家长群和家长电话的存在。毕竟很多事物都会被要求去处理,而做到尽善尽美是需要几乎无限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成的。因此我个人的方法是设置最低值,把每件事情做到最低的一档(比如别人拜托我送东西,我的最低标准就是拜托一个靠得住的人),然后再能力许可范围内再把重要的事往上提一提。累了就少做点,有能力有精力就多做点。希望我的方法和思路能对您有帮助。
再次感谢您对于教师视角的分享,这让我真的涨了不少见识。同时也希望您能找到适合您的工作和生活模式。
@mao 没事的,不必一定要回复或者向我解释理由。
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必须回复他人,必须坚持心中道德和礼貌否则就会感到痛苦的伪君子,因此我在毛象尝试抛弃社交礼仪的自我解脱,也看看各种鲜活的人的生活,这让我能松口气。希望你在毛象同样愉快且自由。
我是看到了你的回复再点回去才重温我当时写了什么,你新回复中的观点和期望是我在不从事此类行业、成年后也并非职业长期受众的人群中常看到的,尺度在我接受的范围内,而我个人会希望受众里理解和努力不给一线职业添麻烦的人多一些,一线才有喘息机会去提升受众的体验,大家互相包容,好聚好散,或者各有余地、互不打扰也很好。
在我们之前不存在必须的争论的情况下,你百忙之中还如此挂心这件件事,我感到给你造成了困扰的愧疚和惶恐,很抱歉。
如此认真的长篇回复,辛苦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