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yli
打扰了,有几个观点不太认同,想说一下
关于父权慕强这一块,从表面上看确实是中国大陆还在实行父权社会,以及运行的逻辑是慕强控弱。但其实这是封建残余,官僚主义,以及资本主义三者合一的体现,即古代封建的宗法制和各种血统论,在新文化运动,以及新中国建立之后的一系列文化运动中,并没有被根除,同时官僚主义和资本主义勾勾搭搭的发展,通过封建的体系,为其自身披上了“传统”的外衣。而80,90,00后,完全没接触过40.50后工人的那种集体民主和民主代议制,完全丧失了针对官僚和资本对抗的能力。所以父权的本质,其实是权力的掠夺——或自愿,或欺瞒,或迫不得已的,放弃了本该属于劳动者的各项权力。
至于男的自卑,这个其实并不是来自于教育或者社会环境,而更多的是一种阶级对一种阶级的打压——通过特殊的晋升渠道,不公平的评判体系,不合理的分配制度,来让绝大多数的劳动者意识到:当前的社会其实并不是那个讲究民主的社会了。所以大部分的男的,不去挑战,只是因为他们知道无法打破——他们很清楚自己缺少破釜沉舟的勇气,同时也缺少新理论的支撑与有效的组织。
至于“把自己当工具的工具人”,诚然,确实有一批,甚至可以说,有一大批的人,只把自己当工具,或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物化自己的同时物化其他人。但也有一批人,清楚地意识到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体的选择,而是整个社会的运行逻辑和分配制度出现了问题,但这不是一两个人,甚至一两群人能解决的。而他们更清楚地意识到,只要在公开场合声,就会被盯上,至于后面是强迫闭嘴还是人间蒸发,取决于说了什么。
至于最后提到的公平...看你说的是资本主义框架下的公平,还是共产主义框架下的公平了。资本的公平只看资本,共产的公平只看劳动,就看你想怎么选了(不过现在还没有纯粹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选了也没用就是了2333)
@lucyli 谢谢你的回复
怎么说呢...我不知道是我太理想主义,还是太偏执了,我总觉得当下这种“互相不把人当人”的观点,走到最后就是相互毁灭,而在现有的生产力与科技水平下,完全可以做到妥协——劳动者和资本家的妥协,先进观念跟封建保守习俗的妥协,先求生存,求发展,而不是搞完全的内斗,攻击,争蛋糕。
至于父权的影响,是的,它很深远,影响也很广泛,但是皇权在十几年见就烟消云散,乃至于现在有人打着“清朝遗老”的旗号,都能直接被一句“溥仪都扫大街了,你还想干嘛呢?”给堵回去。
那么父权为什么不行?
在我的设想中,我们劳动者应该有能力,将无孔不入的父权,那种封建的权利分配,以及官僚的向上负责,给完全的从日常生活中剥离,放进历史书中。那种基于血缘的言论,就应该被更民主,更科学的方式,置于鄙视链的低端——不管你是倾向于自由或者中央集权,倾向于公平又或效率,只要是面对父权,都有资格啐上一口,骂一声“封建的老东西,还抱着老古董的思想?跪久了起不来,还要拉着别人一起跪?”但很可惜,我们一直没有建立起相关的制度,相关民主的概念也消散在文革之后的各种平反,方向调整,开发,引入新思想中。
至于这种设计,肯定聪明。从上古时期的宗法和礼法制度,到儒家法家崛起,乃至于后面的郡县制,科举,君臣父子关系,以及上千年的补丁,这玩意不聪明不完善,反倒奇怪了。
谢谢你的安利,我去看看(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时间去补他以前的作品了/叹气)
@mao
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这个男权社会,把 “把自己当工具人的人”当成工具人,有什么好内疚的?
这是基本的公平。
可以换成:“把 “把女的当工具人的男人”当成工具人” ,女的有什么好内疚的?
***
另外的两点,我接受你的观点,但持保留态度。
父的身影是一座几千年的大山,仅仅几十年一两代人是不够的,远远不够。
父的身影是多变的,灵活的,无孔不入的。
我有些时候都惊奇:爹的,好聪明的设计。
https://space.bilibili.com/1169142430
这个博主解读现代影视作品的角度,给了我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