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延时版的星链就真……越看越离谱[费解]

- 转发 @MickeyChill : 纵然每天数万吨的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纵然英仙座流星雨能在极大夜送上数百颗相机可记录的流星,但是照片记录最多的线条却不是流星,而是悄悄蚕食夜空的人造天体。

今天2021年,已经有数万颗在册的人造天体,有失效有工作的,有火箭上面级,有分裂的空间碎片…还有各国各方都在筹划部署的卫星星座——一群由成千上万颗卫星组成的网络,尤其著名的是星链(Starlink)。

当前已经发射的星链达到1740颗,除去失效和主动降轨的116颗,在工作的有1624颗,绝大多数位于距地表550km,倾角53度的轨道上。这个倾角与国际空间站51.6度相当,说到国际空间站有一个有趣的事和接下来讲的息息相关:每年北半球夏天,从空间站看都有一段时间太阳永不落下,即使转到地球背侧,依然能被太阳照亮,这便是“国际空间站马拉松”的来源,地面固定地点一整夜可以持续看到6、7次国际空间站过境,都不会被地影遮蔽。

那么回到相似轨道倾角的星链网络,有趣的事发生了,这就是你看到的星空延时,拍摄于英仙座流星雨极大前一夜午夜前后,始末相差约100分钟。要知道午夜,大部分低轨卫星都不会被太阳照亮,因此原本想安安静静抓流星,却指向了一个神奇的方向——北方低空。

就在这星空一隅,只要是夏季前后,星链们每晚都能为中纬度观测者上演一出“川流不息”、“摩肩接踵”、“此消彼长”的闪光秀,原因正是这53度的轨道倾角。

首先数千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在南北纬53度上空形成了一圈密集卫星区,其次顺着北半球夏季在地表形成的极昼区来看,轨道空间同样也有极昼区,数百千米的轨道高度,空间极昼区可以延伸到地表极昼区以南20多个纬度的上空,即便已经离开盛夏,北纬53度上空的星链密集圈,仍然处于极昼,于是每一颗星链走到最北的此处就像登台表演,被太阳照亮一下,再回到地影消失…

也就是说,马斯克每时每刻都在给地球人放自己的产品走秀?-.- :sys_video: MickeyChill的微博视频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FHOopxm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