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预报 明天、后天凌晨,我们有机会在东方低空看到木星伴残月。这次的木星伴月的星月位置其实挺好的,在北欧部分地区以及北美极西部的小部分地区很幸运,可以在日出前看到 #月掩木星 ,北美洲大部分地区能看到白天的月掩星(这个难度有点高),中国地区则是彻底无缘得见啦~ 那么,你会早起 #和en菌一起拍今夜星空 吗?
广西又晕啦,话说你们不出点锥晶啥的吗?
- 转发 @啊倩_ : 坐标河池 ,日晕 #天象预报 , @EasyNight 河池
为何对C情有独钟// @angel_groundwalker :这次终于是c了吧
- 转发 @EasyNight : 今天是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院士94岁生日🎂。他提出了____部分守恒定理。 #每日天文一题
嗯🤔
- 转发 @中国国家天文 : #宇宙大土豆:M87
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三维宇宙中,但我们通过望远镜看到的天体却是平的——因为那些天体离我们太遥远了。现在,天文学家首次测量了距离我们最大、最近的椭圆星系之一M87的三维形状:土豆状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天文学家必须利用直觉来弄清深空物体的真实形状。例如,M87这个被称为“椭圆星系”的巨大星系在图片上看起来就像一个斑点。确定它的真实形状将有助于天文学家更好理解大型星系及其中心的大型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科学家们通过测量M87特大质量中央黑洞周围恒星的运动,绘制了这幅3D图。此外,天文学家还能高度精确地确定星系中央黑洞的质量——据估计为太阳的54亿倍。M87的立体模型和更精确的中心黑洞质量可以帮助天体物理学家了解黑洞的自旋率。
研究员Chung-Pei Ma说:“这有点像看一个有着1000亿只蜜蜂的蜂群。虽然我们从远处观察时无法辨别单只蜜蜂,但我们得到了关于它们集体速度的详细信息。了解‘蜂群’的3D形状,使我们能够获得对中心黑洞质量进行更可靠的动态测量,毕竟,黑洞质量控制着‘蜂群’的轨道速度。”
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首次根据星系的形状进行分类。那时,由于椭圆星系的内部没有任何明显的尘埃或气体,所以人们无法更好地区分它们。现在,一个世纪之后,我们有了典型的椭圆星系的立体图。相关研究已发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图为椭圆星系M87的照片(图左)与其三维形状(图右)。
来源: 网页链接
图源: 网页链接
看起来像是颗正在翻滚的卫星
- 转发 @仙草什么都不绘 : 昨天晚上去拍摄极光,无意间拍到了图1的轨迹,我想请教一下这是不是空间站过境的轨迹呀?我查询了国际空间站和中国空间站的过境时间好像都对不上,拍摄地点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附近,当地时间22:20左右。多谢! @EasyNight 加拿大
看到图13,菌菌考考大家,人教版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课《飞向太平洋》就是写这事儿的,你们还记得那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吗? 查看图片
- 转发 @MickeyChill : 中国航天博物馆新址。亮点槽点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