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菌菌说。天文爱好者的第一架望远镜应该是双筒望远镜,结果有人说,最后一架望远镜也应该是双筒望远镜。菌菌觉得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 转发 @厦门星空酱油颜 : 天文望远镜 依然是国外玩家的大口径牛顿式反射双筒天文望远镜……好大……
这不是日华呀,菌菌觉得像是环地平弧
- 转发 @西外旮旯 : 查了个学名,日华;查了个英文,corona,也涉嫌歧视了
;那还是叫“七彩祥云”吧。今天顺义。肉眼比照片明显,所以只能后期还原了
夜空中国 @EasyNight @博物杂志 @中国气象 北京·顺义千亩花海
这个好哎,有日晕,有航迹云,还有航迹云的影子👍
- 转发 @晓晓晓晓晓雯x : #北京初夏美景大赏 #北京日晕 #北京天气实况 #航迹云 日晕和航迹云
@EasyNight @气象北京 @中国气象局 @中国天气 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
今日 #小满 ,太阳运行到黄经60°的位置。小满时节,南方的雨水开始变得丰沛,北方的谷物开始变得饱满,都是“小有成就”,所以称“小满”。菌菌的麦子也在还在茁壮成长中,等待作物成熟真的好着急呀,要不先吃点好东西,小小满足一下肚子?
超过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在核聚变生成铁元素后遇到了瓶颈,因为铁元素的聚变需要吸收能量而不是释放能量。聚变停止了,向外的辐射压无法对抗向内的压力,于是恒星向内坍缩,引发巨大的爆炸。公元1054年,北宋天文学家记录的那次“天关客星”就是一次超新星爆发,留下的遗迹正是著名的蟹状星云。
- 转发 @光头怪博士 : 最近天上挺热闹嘛,LIGO刚看到一个黑洞-中子星并合,然后今天一睁眼看到近邻星系M101里面爆了一颗超新星。熟悉业余天文观测的朋友肯定对M101不陌生,这是一个距离我们只有650万秒差距左右的近邻旋涡星系。
超新星经过了分类,是一颗来自年轻大质量恒星的核坍缩型超新星。
超新星的发现者是一位75岁的日本业余天文学家板垣公一。他在业余天文界很有名气,发现的彗星、新星、超新星数量为数众多。Wiki上的介绍是至少172颗超新星、14颗银河系内新星、48颗银河系外新星。
啊这……// @勾搭搭 :当 地 的 朋 友 不 配 关 注
查看图片
- 转发 @EasyNight : 今天中午济南有一次不错的中国空间站凌日,当地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中国空间站 图来自satshadow。
那得多大的口径啊……// @checkmates : 我觉得最后一台也应该是“双筒”
- 转发 @EasyNight : 菌菌一直认为,天文爱好者的第一架望远镜应该是 #双筒望远镜 ,因为它视野宽阔,方便操作和携带,所以对初识星空的人非常友好。 由于镜筒长度的限制,双筒望远镜一般会想办法折叠光路,这个“办法”指的是____ #每日天文一题
惜字如金懂不懂!// @很高兴认识你想跟你说很多很多遍 : EN的发音竟然不如喵多
- 转发 @EasyNight : 喵菌:“EN菌?”
EN:“说!”
喵菌:“今天农历什么日子啊?”
EN:“朔!”
喵菌:“晚上去拍星吗?”
EN:“Sure!”
喵菌:“去哪儿拍呀?”
EN:“Shore!”
喵菌:“今晚天气如何?”
EN:“しょ!”
……
喵菌:“昨晚星空怎么样?”
EN:“烁!”
喵菌:“成果如何?”
EN:“硕!”
喵菌:“EN菌?”
EN:“说!”
喵菌:“今天农历什么日子啊?”
EN:“朔!”
喵菌:“晚上去拍星吗?”
EN:“Sure!”
喵菌:“去哪儿拍呀?”
EN:“Shore!”
喵菌:“今晚天气如何?”
EN:“しょ!”
……
喵菌:“昨晚星空怎么样?”
EN:“烁!”
喵菌:“成果如何?”
EN:“硕!”
这不是幻日哦,是多层玻璃产生的“鬼影”。
- 转发 @冷湖火星小镇 : 5月16日日落期间,青海冷湖俄博梁上空出现了五个太阳,三个明显,最右侧的两个不太明显。幻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常见的幻日是在太阳左右两边对称大约22度方位出现。这张幻日只出现在太阳的一边,比较罕见。(摄影:李建业)
明天日出前还有机会看到木星伴残月。今早没起来的可以再尝试一下!
- 转发 @EasyNight : #天象预报 明天、后天凌晨,我们有机会在东方低空看到木星伴残月。这次的木星伴月的星月位置其实挺好的,在北欧部分地区以及北美极西部的小部分地区很幸运,可以在日出前看到 #月掩木星 ,北美洲大部分地区能看到白天的月掩星(这个难度有点高),中国地区则是彻底无缘得见啦~ 那么,你会早起 #和en菌一起拍今夜星空 吗?
// @霜枫岂思故园林 : 放满清入关的明朝将领是?吴一桂吴二桂吴三桂吴四桂
- 转发 @EasyNight : #每日天文一题
你读过安徒生童话的《打火匣》吗? 里面最大的那只狗眼睛有“圆塔”那么大。圆塔是一座早期天文台,它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