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祝融同学的必答题已经做完,开始做附加题了。

- 转发 @天问一号祝融火星车 : 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已经完成既定探测任务![太开心][太开心][太开心]从2021年5月15日成功实现火星着陆,到8月15日,我在火星表面共运行了90个火星日(约92个地球日),累计行驶889米,所有科学载荷开机探测,共获取约10GB原始数据,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

当前,我状态良好、步履稳健、能源充足,后续将继续向乌托邦平原南部的古海陆交界地带行驶,实施拓展任务。在巡视探测期间,导航地形相机获取沿途地形地貌数据,支持我的路径规划和探测目标选择,并用于开展形貌特征与地质构造研究;次表层探测雷达获取地表以下分层结构数据,用于浅表层结构分析,探寻可能存在的地下水冰;气象测量仪获取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用于开展大气物理特征的研究;表面磁场探测仪获取局部磁场数据,与环绕器磁强计配合,探索火星磁场演变过程;表面成分探测仪、多光谱相机获取特定岩石、土壤等典型目标的光谱数据,用于元素和矿物组成等分析研究。

2021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火星、地球将运行至太阳的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即出现日凌现象,由于受太阳电磁辐射干扰的影响,器地通信将中断约50天,环绕器和火星车将转入安全模式,停止探测工作。日凌结束后,环绕器将择机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获取火星形貌与地质结构、表面物质成分与土壤类型分布、大气电离层、火星空间环境等科学数据,同时兼顾我在拓展任务阶段的中继通信。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ULUczTr

预定工作已完成,现在要开始加班啦!(本菌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 转发 @新华社 : 【完成任务! 】记者刚刚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8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运行90个火星日(约92个地球日),所有科学载荷开机探测, 。后续将继续向乌托邦平原南部的古海陆交界地带行驶,实施拓展任务。(记者胡喆)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UKYflxv

图3好像拍到了最近爆发的蛇夫座RS新星噢,大家快来看看,能找到吗?[并不简单]

- 转发 @北纬90度 : 天龙座和蛇夫座占据的天区面积还挺大的。人马座和半人马座形象很容易弄混,区别就在于人马座也叫射手座,所以就看有没有弓箭就好了[doge]人马座里面还有茶壶星群和南斗六星,有同学知道是由哪些星星组成的吗?🙋 @EasyNight :sys_link: 深圳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UIXeF8p

什么时候才能体验一下,图上11点钟那种“蓝到发黑”的天空[憧憬]

- 转发 @石楠花硬糖 : 天蓝计(英文:cyanometer,来自‘cyano-,蓝色或深蓝色’与‘-meter,计量工具’)是一种测量“蓝色”程度的仪器,主要应用于测量天空的蓝色强度。天蓝计的发明者是霍勒斯·贝内迪克特·德·索绪尔( Horace-Bénédict de Saussure)和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天蓝计由染成蓝色渐变色调的色块组成,这些色块按顺序排列成一个圆环或正方形,可以举起来与天空的颜色进行比较,从而测量天空的蓝度。

显然以现代的科学标准来审视德·索绪尔的天蓝计显得有点过于古典和浅显,但是索绪尔设计与定量的过程仍具有科学严谨性和客观实用性。当代天蓝计并不作为一个科学仪器出现,而是大多作为一种装饰品或纪念品,来表示对蓝天的热爱与对环境污染的警示。

本人通过拍摄的照片结合以往的天蓝计色度,设计了一张具有50度蓝的天蓝计明信片。虽然印刷质量和色差堪忧,但谁不想有用一把测量天空蓝度的尺子呢?

@天象爱好者 @凡虫-观云集天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UHLBC6N

你说“贪心不足蛇吞象”说的是不是就是这种星呢[思考]

- 转发 @MJ马小虎 : 流星雨夜顺手拍了蛇夫座RS,一颗不起眼的小星星,通常只有12等,望远镜都找不到。但是在1898、1933、1945、1958、1967、1985和2006年,它都短暂地达到了3-4等,现在,2021年8月,它又亮起来了,已经到了肉眼可见的程度!这是一颗再发新星,就是那种白矮星吸积伴星物质到自己身上引发爆炸的例子,时不时小爆一下,终有一天会大爆,以一颗Ia型超新星结束一生。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LrE5boU

日全食求婚,流星雨婚纱照,你们这帮天文摄影师真会搞(nüè)事(gǒu)啊!那么下一次是什么咧,菌菌很期待[笑cry]

- 转发 @MG_Raiden扬 :

“鹊伴相依间,佳期又一年;

执子之手共福难,与子偕老不妄言。”

七夕,仅以此纪念我们在一起十年九个月十四天而已嘛,相爱的人每天都是情人节[doge]

一直想拍的流星雨婚纱照今年终于拍成了,希望这张狗粮大家喜欢[馋嘴]

拍摄参数:

尼康D810a+适马14mm art,

F1.8,ISO 2000,快门长曝1分钟;天空部分使用赤道仪,地面部分关闭赤道仪,共50张拼接。

流星雨使用佳能R5、Ra、5d4+适马14mm art,F1.8,ISO12800,快门速度15秒,全天抓取;

选用89张当晚拍摄到的流星,使用软件PTGui对齐星点叠加,共139张合成。 :sys_link: 酒泉·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J0ChxvM

很棒的流星雨,而且连雕塑都是成对儿的,对得起七夕了。 不过有个问题啊,辐射点周围一片“流星空洞”,是选星的时候漏掉了还是有意为之啊? 总觉得有点违和咧~

- 转发 @一叶落兮天下秋_ :

2021 英仙座流星雨

势迥流星远,声干下雹迟。站立在茫茫沙漠上的雕塑,守候着每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爆发,抬头望天把美好的愿望一并许下。

拍摄:索尼A7R2+适马14mm;iso 8000;单张10s,流星雨76张对齐叠加,银河背景9张sequator叠加降噪,2021年8月13日拍摄于甘肃武威民勤摘星小镇。

摄影师: @一叶落兮天下秋_

@来日方可期v @a7CLUB @Tea-tia @An9Angel安久 @按快门的Tony @阿五在路上 @斌子的影色世界 @彩蜂摄影大马猫本 @陈国亨 @风景摄影师储卫民 @风光Pixel @拂晓_718 @Haru_Dan @Jeff的星空之旅 @Lucas的星空 @旅行摄影师唐僧 @MG_Raiden扬 @Steed的围脖 @苏铁s @Thomas看看世界 @俊晖JAN @永远那么远_SH :sys_link: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H0caEYy

图中明亮的三颗星从侧面反映了背景星空的平淡,地面上孤独的一棵树与天空呼应,表现了位于南半球的作者无缘英仙座流星雨的失落和羡慕,以及“害能咋地、来都来了、有啥拍啥”的自我安慰……

- 转发 @摄影师施欢 : 近期英仙座流星雨是刷遍票圈跟微博啊,我在南(难)半球拍了几个晚上都没拍到几颗就行,不过,拍到 北落师门+木星+土星组成的这个三角形也挺好看呢。 夜空中国 @Steed的围脖 @nasa爱好者 @天文博物馆 @星联CSVA @中国国家天文 @EasyNight @摄影师周博 :sys_link: 刚果(金)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GS1BC8D

延时版的星链就真……越看越离谱[费解]

- 转发 @MickeyChill : 纵然每天数万吨的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纵然英仙座流星雨能在极大夜送上数百颗相机可记录的流星,但是照片记录最多的线条却不是流星,而是悄悄蚕食夜空的人造天体。

今天2021年,已经有数万颗在册的人造天体,有失效有工作的,有火箭上面级,有分裂的空间碎片…还有各国各方都在筹划部署的卫星星座——一群由成千上万颗卫星组成的网络,尤其著名的是星链(Starlink)。

当前已经发射的星链达到1740颗,除去失效和主动降轨的116颗,在工作的有1624颗,绝大多数位于距地表550km,倾角53度的轨道上。这个倾角与国际空间站51.6度相当,说到国际空间站有一个有趣的事和接下来讲的息息相关:每年北半球夏天,从空间站看都有一段时间太阳永不落下,即使转到地球背侧,依然能被太阳照亮,这便是“国际空间站马拉松”的来源,地面固定地点一整夜可以持续看到6、7次国际空间站过境,都不会被地影遮蔽。

那么回到相似轨道倾角的星链网络,有趣的事发生了,这就是你看到的星空延时,拍摄于英仙座流星雨极大前一夜午夜前后,始末相差约100分钟。要知道午夜,大部分低轨卫星都不会被太阳照亮,因此原本想安安静静抓流星,却指向了一个神奇的方向——北方低空。

就在这星空一隅,只要是夏季前后,星链们每晚都能为中纬度观测者上演一出“川流不息”、“摩肩接踵”、“此消彼长”的闪光秀,原因正是这53度的轨道倾角。

首先数千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在南北纬53度上空形成了一圈密集卫星区,其次顺着北半球夏季在地表形成的极昼区来看,轨道空间同样也有极昼区,数百千米的轨道高度,空间极昼区可以延伸到地表极昼区以南20多个纬度的上空,即便已经离开盛夏,北纬53度上空的星链密集圈,仍然处于极昼,于是每一颗星链走到最北的此处就像登台表演,被太阳照亮一下,再回到地影消失…

也就是说,马斯克每时每刻都在给地球人放自己的产品走秀?-.- :sys_video: MickeyChill的微博视频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FHOopxm

就是那张流星+灯柱冰晕+星华的神图!

- 转发 @Tea-tia : 作为一个两年没怎么营业的天文摄影师……

t总终于开始营业了………

想从今年开始走一走中国的大好山河 做了两个记录tag,希望大家喜欢[笑而不语]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E9NqwVt

来公布中奖名单啦!!!恭喜 @帕格泥泥 @立羽阳 @长进长进有长进 三位幸运菌丝获得本系列丛书中的两本和玉小兔手办一份~快私信菌菌你们的地址吧~没抽中的小伙伴们,戳右边有惊喜hhh👉 :sys_link: 网页链接

- 转发 @EasyNight : 【E.N.赠书福利】欣赏完 ,愉快的周末福利day又到啦~今天菌菌想给有小朋友的菌丝们推荐一套《玉小兔轻科普系列》丛书,这是一套由航天一线工作者精心创作的有趣、有料、够味儿的科普读物,由中信出版集团X中国航天文创联合出版。通过主人公玉小兔的所见所想,让小朋友们在场景化的故事中轻松掌握科普知识;在欢声笑语中了解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精彩点滴~

本书一套共6册,专茇+关注 @EasyNight ,8月15日随机抽3位菌丝各送其中两本+玉小兔积木手办一份(超可爱๑‾ ꇴ ‾๑)!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BTkDJSd

沙漠,银河,流星雨[色]

- 转发 @星空下的Astre : 《星陨沙丘》

玩天文以来最硬核的一次拍星,徒步进入腾格里沙漠,在13号晚终于找到了这个刀锋较为满意的沙丘,实现了一直想拍的垂直直银河,以及英仙座流星雨。

参数部分:

底片使用Sony A7R3+Sigma 40 1.4Art拍摄,银河部分六张拼接,赤道仪跟踪每幅30s*15 iso1600 F1.4,地景部分关闭赤道仪30s iso1600 F1.4。

流星部分包括五个机位:A7R3+Sigma 40 1.4 Art 8s iso8000 F1.4

A7R3+Sigma 14 1.8 Art 20s iso6400 F1.8

D810+Sigma 14-24 2.8 DG HSM 10s iso8000 F2.8 @14mm

6D+Samyang 14 2.8 15s iso6400 F2.8

6D2+Sigma 24-70 2.8 15s iso8000 F2.8 @24mm

后期:使用Pixinsight进行校准,Photoshop调色及流星叠加。

CSVA最星空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BvEixWW

哇这个收获也不错哎!今年的群外似乎很活跃,很多人看到的最亮的那颗都是群外的[笑cry]

- 转发 @神经yuan_ : 14号英仙座流星雨🌠的尾巴

雷暴与流星

把群内和群外流星都一起叠进去了

💫💫💫

📷:

Nikon Z7 FTZ & TAMRON SP15-30mm F2.8

:sys_link: 钦州·新有村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Bo3zjmx

普通拍摄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了!这风气是不是由 @天文博物馆 带起来的[吃瓜][吃瓜]

- 转发 @落叶菌 : 2021.08.15

昨晚抓取的些许流星光谱,先jpeg导出来看看啦

看了一眼,应该都是英仙群内的流星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B3EkVHg

自家楼顶就可以拍银河、看流星,这暗夜条件太好了[色]

- 转发 @一颗银河系的牛油果 : 纪念第一次在自家楼顶拍到流星🌠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B2Ugfkq

这把狗粮撒得我们猝不及防[哈哈]

- 转发 @饭饭的羊圈 : 今日 ,送你宇宙的终极浪漫🌠

英仙座流星雨,摄于8月13日凌晨的明安图天文台,后期是 @川岛木村 男朋友亲自操刀[doge]

(不失为一种秀恩爱手法哈哈哈哈哈哈哈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B2tA0PJ

收获满满,令人羡慕!不过是不是后期没对齐啊?怎么感觉像两个辐射点…….

- 转发 @Sawchen_安 : 整夜星空流星的浪漫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B1TgwTD

你这么说,不怕你姐揍你吗[允悲]// @HRZ1745639 :拜托拜托,抽到我,我愿意用我姐单身二十多年的运气让我抽到它 :sys_link: 评论配图

- 转发 @EasyNight : 【E.N.赠书福利】欣赏完 ,愉快的周末福利day又到啦~今天菌菌想给有小朋友的菌丝们推荐一套《玉小兔轻科普系列》丛书,这是一套由航天一线工作者精心创作的有趣、有料、够味儿的科普读物,由中信出版集团X中国航天文创联合出版。通过主人公玉小兔的所见所想,让小朋友们在场景化的故事中轻松掌握科普知识;在欢声笑语中了解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精彩点滴~

本书一套共6册,专茇+关注 @EasyNight ,8月15日随机抽3位菌丝各送其中两本+玉小兔积木手办一份(超可爱๑‾ ꇴ ‾๑)!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AQFpFp4

欢迎加入“出洞”大军,下次流星雨是冬天了,请备好羽绒服棉大衣暖宝宝……

- 转发 @可见的暗物质-J- : [笑cry]12号熬了一宿看英仙座流星雨,除了上班,一直就打不起精神一口气把图发了[苦涩]虽然流星只看到没拍到,但有蛮多个第一次想说的[嘻嘻]

第一次跟随本地观星部队前往自用机位;

第一次露营过夜,而且是在夜晚的山雾里躺着躺椅半盖被,所幸夏天的温度还是可以混过去的,当晚天气不佳,先是有云后又起雾,大家在迷茫中等待风起雾散,一直等到13号凌晨三点多,山风断断续续的吹拂还记忆犹新;

第一次感受夏天山上的无蚊环境,说来真是奇怪,在那满是植被的山里,我做足了防蚊准备,可就如带队兄弟所说,一夜无蚊[哆啦A梦微笑]

第一次在暗夜环境拍摄,就是天气不如意,不太稳定,在笃定会转好的等待中,木星这颗亮星在大家的欢呼中从雾中露了出来,接下来英仙座、仙后座、天鹅座、昴星团、金牛座……相继在夜空显现[笑cry]大家雀跃地重新架好机位,就等无数闪🌟划破夜空……由于无法达到完全晴朗,时隐时现,当晚可以观测的流星着实不多,不过第一次亲眼见火流星还是很高兴的,我靠卧槽声此起彼伏[偷笑]顾着观赏等待惊叹,大概唯一使用手机拍摄的我,还没掌握好拍到流星的方法,除了璀璨的星空,只有图十一中间偏下出现了一道划痕,尚不能确定是流星还是人造卫星的轨迹[允悲]

第一次看着西边的星辰西沉,第一次看着英仙座到达天顶,第一次看到猎户座和天狼星在黎明的东方出现,又和众星一起淹没在晨光中[哆啦A梦微笑]

哈哈哈哈,感觉今年流星量不够,用文字来凑[偷笑]不过真是有收获,又期待下一次精彩的来临,感谢 @潮州天文天象爱好者 带我走近了天文观测,看到更多学到更多[嘻嘻][中国赞]

@EasyNight @叶梓颐-巡天者 :sys_link: 潮州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AQimLXu

今晚抽奖啦,还没参与的小伙伴们跟上哦~

- 转发 @EasyNight : 【E.N.赠书福利】欣赏完 ,愉快的周末福利day又到啦~今天菌菌想给有小朋友的菌丝们推荐一套《玉小兔轻科普系列》丛书,这是一套由航天一线工作者精心创作的有趣、有料、够味儿的科普读物,由中信出版集团X中国航天文创联合出版。通过主人公玉小兔的所见所想,让小朋友们在场景化的故事中轻松掌握科普知识;在欢声笑语中了解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精彩点滴~

本书一套共6册,专茇+关注 @EasyNight ,8月15日随机抽3位菌丝各送其中两本+玉小兔积木手办一份(超可爱๑‾ ꇴ ‾๑)!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tzhE70q1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