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追精灵去!// @七月流火JR :回复 @新木暖云 :并不是幸运,而是有目的的拍// @新木暖云 :太幸运了

- 转发 @平潭天象 : 今晚平潭的空中爆了,精灵闪电持续放烟花,拍到那一大群瞬间,感觉整个屏幕爆了、红了,心想这么幸运的吗,不会是幻觉吧?等卡满开始倒带后,确认了!据阮哥称,这是国内单反拍到最清晰的红色精灵。今年天象作品圆满了,大狮子很满意!

大狮子/Leo摄于福建平潭

@这里是平潭 @凡虫-观云集天 @天象爱好者 @Steed的围脖 @EasyNight @风云梦远 @梨视频 @nasa爱好者 @中国国家地理 @天文博物馆 @新浪厦门 :sys_link: 福州·平潭岛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wRXbue1c

这是一个有画面,有声音,有气味的作业[允悲]

- 转发 @将故事写成HE : 交作业咯~

飞机起起落落 海浪不断汹涌

即使在城市云际光污染上空 金星和角宿一也明亮闪烁 和东部土木遥相辉映

天蝎蛰居暗夜 成为盘踞西南方向的巨幅存在

然后地上的狗和狗打起架来

妇人寻找自己走失的孩子

伴随岸边人们音响和风 美食店飘出了烟烤熏香

@EasyNight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wNEDwigb

金角大王来了,各位都看见了吗?快上图啊

- 转发 @EasyNight : 今晚日落后,我们可以在西方低空看见金角大王…哦不,是金星合角宿一。[doge]

角宿一是室女座最亮的星。在中国古代天文体系中,角宿是“东方苍龙”的一只角。二月二龙抬头,抬的就是它。今天龙角的尖尖离金星最近只有不到2°,来看看这两位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吧~[污]

由于高度较低,最好找视野开阔的地方观测噢,也别忘记交作业呀~[馋嘴]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wN35myeK

今晚日落后,我们可以在西方低空看见金角大王…哦不,是金星合角宿一。[doge]

角宿一是室女座最亮的星。在中国古代天文体系中,角宿是“东方苍龙”的一只角。二月二龙抬头,抬的就是它。今天龙角的尖尖离金星最近只有不到2°,来看看这两位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吧~[污]

由于高度较低,最好找视野开阔的地方观测噢,也别忘记交作业呀~[馋嘴]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wJdlDsxP

呀,等你回来,再看你一眼[可怜]

- 转发 @MickeyChill : 轨道器即将从日地L1点返回地月轨道,约五天后将在日落后西南方光学可见。

去年12月16日夜,轨道器带着返回舱从月球轨道返回,返回舱在万众瞩目下半弹道跳跃式两次再入大气层,成功着陆,我也有幸在甘肃亲眼目睹返回舱第二次再入烧蚀出的火流星 :sys_link: 网页链接

而轨道器,距地表5000km释放返回舱后仍然有超过100kg的燃料,选择奔向96万千米外的日地L1点,进过88天的转移轨道,期间两次轨道机动两次修正,于今年3月11日泊入环地日L1点的晕轨道。

近半年过去,无线电爱好者们持续在太阳方向监听着嫦娥五号轨道器的信号~8486.3 MHz。但是在8月初信号似乎消失了一段时间,直到上周 Scott Tilley 重新找到轨道器信号时,利用多普勒频移分析发现,嫦娥五号轨道器竟然已经在返回地月系统的途中了!

约4天后进入月球的希尔半径,在约4万千米外飞掠月球,借助月球引力弹弓,嫦娥五号轨道器首先完成一次减速,但是后续轨道会如何演化,与该次月球飞掠角度、距离较敏感,需要近日持续追踪再做推断。

值得一提的是从9月6日开始,嫦娥五号轨道将显著离开太阳视线方向,逐渐脱离太阳光散射的影响,很有可能在9月10日日落后西南方低空,用望远镜在光学波段观测到嫦娥五号轨道器。

参考去年11月26日-27日 :sys_link: 网页链接 观测到的嫦娥五号大组合体,亮度约12等。暌违9个月有余,5天后能在望远镜中重新找到嫦娥五号轨道器吗?

借助 Scott Tilley 计算的轨道参数,给出以下模拟:

图1,9月5日嫦娥五号轨道器相对地月系统的位置,

图2-3,9月10日飞掠月球时相对地月系统的位置,

图4-5,9月5日、6日,北半球中纬度日出后,嫦娥五号轨道器出地平线方位,

图6-8,9月9日、10日、11日,北半球中纬度日落后,西南方轨道器的方位。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wGjVbStS

这位盆友一评论啊,北京就下暴雨了// @听着眼熟 :晴天吗?

- 转发 @EasyNight : 9月 来啦~~5号金星合角宿一,14号水星东大距,17号土木伴月,都是时间方便,地域友好,老少皆宜,但不怎么罕见的天象[笑cry]虽然精彩程度次了点儿,但也不失为一次放松心境的好机会呀,所以,别忘了 哦!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wDi49s03

曙条……[允悲]// @小李小李万事如意60468 :是曙条[打call][打call][doge][doge]// @七月流火JR :这个看着是云隙光

- 转发 @是文静呐- : 日落时的神奇天象,求喵君科普 @EasyNight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wDhjFfEa

9月 来啦~~5号金星合角宿一,14号水星东大距,17号土木伴月,都是时间方便,地域友好,老少皆宜,但不怎么罕见的天象[笑cry]虽然精彩程度次了点儿,但也不失为一次放松心境的好机会呀,所以,别忘了 哦!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wtBt8a9P

在太阳对面的话,那就是反云隙光啦,→ :sys_link: 网页链接

- 转发 @是文静呐- : 日落时的神奇天象,求喵君科普 @EasyNight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wpIn1v0h

没毛病,大气层就是人类生存最好的结界// @supfor2009 :我以为是结界呢

- 转发 @EasyNight : 今天,我们看到了 ,很多人注意到一个细节——地球外面竟然有一层发光的边界(图1)!

这就是大气层吗?夜空中的大气层,为什么会是“亮”的呢?发光的这层又是在哪个高度?发光原理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指向一个词——【气辉】——一种大气发光现象。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让我们从抬头仰望星空的一个细节说起。

在远离灯光的野外甚至空气稀薄的高原,欣赏纯净的夜空时,把目光放在星和星之间的“空隙”,可以感觉到没有星的区域仍然不是直觉上该有的“纯黑”,即使在望远镜中放大观察,暗星和暗星之间的“空隙”仍然有些许明亮,好像我们看到的夜空中有一个微弱发光的背景,而这个发光背景的主要成分,就是地球高层大气的微弱发光,叫做气辉(图2)。

在可见光波段,气辉最明亮的来源是高层大气的氧原子发出 557.7 nm 的绿色光,稍弱的是钠原子发出的 589.0 nm / 589.6 nm 的黄绿色光。这个颜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极光,而且都是大气中这些原子的电离发光,也都发出相同颜色的光,但实际上气辉和极光的共同点也只有前面那半句话了。

从空间分布上看,极光只在高纬度靠近地球磁极的一圈存在,鲜有出现在低纬度,而且结构清晰快速变化,反观气辉,就像一圈完整的发光球包裹在地球外,几乎均匀分布少有结构特征。这些差异通通指向了它们发光原理的差异。极光来源于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轰击,原子们通通变成激发态,随后回到基态而发光。气辉则源于高层大气中的紫外激发,有直接来源于太阳光的紫外线,也有高层大气其它原子离子激发后的次级紫外线,这类激发在稀薄的高层中可以存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因此在地球夜晚的这半边,才有了能持续整夜发光的气辉层。因此极光是荧光,太阳风激发然后瞬时发光,就像生活中的日光灯管;而气辉则是磷光,紫外线激发后缓慢的微弱发光,与生活中的夜光表原理相似。

了解了气辉的原理就可以发现,气辉只能出现在稀薄的高层大气。因为如果靠近地表,假设有氧原子被激发,它很快就会和旁边的原子或者分子碰撞把能量释放掉,只有空气密度足够稀薄时,原子们被激发后能安全的自由热运动,直到自己发光释放能量回到基态。从地表向上走,这个足够稀薄的位置就出现在 100 km 的高度上下。继续向上走,原子们同样也能如此发光,但是更稀薄,看到的光也更弱。因此最明显的发光就集中在 100 km 上下,刚好和传统上对太空定义的 100 km “卡门线”相当。

当然,氧原子还有其它能级跃迁的姿势,发出其它颜色的光,而且别忘了大气还有氮原子呢,汇总起来在距地表200-300km还有一层较弱较弥散的红色气辉层,需要更多的曝光积累才易察觉,或者需要强烈的太阳活动打配合。

总结一下,气辉不仅是地球上观察夜空时最主要的背景发光,而且作为一层薄薄的微弱发光球包裹在距地表 100 km 高度的地方。如果我们看向这个发光球的切向,也就是气辉层的边界,那么自然就看到了这条发光的条带。

这也就是 背后蕴含的奥秘!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w6mypQYK

有没有哪位同学帮右边解答一下[偷笑]// @Oo初霁oO :图一是什么星座呀

- 转发 @EasyNight : 今天,我们看到了 ,很多人注意到一个细节——地球外面竟然有一层发光的边界(图1)!

这就是大气层吗?夜空中的大气层,为什么会是“亮”的呢?发光的这层又是在哪个高度?发光原理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指向一个词——【气辉】——一种大气发光现象。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让我们从抬头仰望星空的一个细节说起。

在远离灯光的野外甚至空气稀薄的高原,欣赏纯净的夜空时,把目光放在星和星之间的“空隙”,可以感觉到没有星的区域仍然不是直觉上该有的“纯黑”,即使在望远镜中放大观察,暗星和暗星之间的“空隙”仍然有些许明亮,好像我们看到的夜空中有一个微弱发光的背景,而这个发光背景的主要成分,就是地球高层大气的微弱发光,叫做气辉(图2)。

在可见光波段,气辉最明亮的来源是高层大气的氧原子发出 557.7 nm 的绿色光,稍弱的是钠原子发出的 589.0 nm / 589.6 nm 的黄绿色光。这个颜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极光,而且都是大气中这些原子的电离发光,也都发出相同颜色的光,但实际上气辉和极光的共同点也只有前面那半句话了。

从空间分布上看,极光只在高纬度靠近地球磁极的一圈存在,鲜有出现在低纬度,而且结构清晰快速变化,反观气辉,就像一圈完整的发光球包裹在地球外,几乎均匀分布少有结构特征。这些差异通通指向了它们发光原理的差异。极光来源于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轰击,原子们通通变成激发态,随后回到基态而发光。气辉则源于高层大气中的紫外激发,有直接来源于太阳光的紫外线,也有高层大气其它原子离子激发后的次级紫外线,这类激发在稀薄的高层中可以存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因此在地球夜晚的这半边,才有了能持续整夜发光的气辉层。因此极光是荧光,太阳风激发然后瞬时发光,就像生活中的日光灯管;而气辉则是磷光,紫外线激发后缓慢的微弱发光,与生活中的夜光表原理相似。

了解了气辉的原理就可以发现,气辉只能出现在稀薄的高层大气。因为如果靠近地表,假设有氧原子被激发,它很快就会和旁边的原子或者分子碰撞把能量释放掉,只有空气密度足够稀薄时,原子们被激发后能安全的自由热运动,直到自己发光释放能量回到基态。从地表向上走,这个足够稀薄的位置就出现在 100 km 的高度上下。继续向上走,原子们同样也能如此发光,但是更稀薄,看到的光也更弱。因此最明显的发光就集中在 100 km 上下,刚好和传统上对太空定义的 100 km “卡门线”相当。

当然,氧原子还有其它能级跃迁的姿势,发出其它颜色的光,而且别忘了大气还有氮原子呢,汇总起来在距地表200-300km还有一层较弱较弥散的红色气辉层,需要更多的曝光积累才易察觉,或者需要强烈的太阳活动打配合。

总结一下,气辉不仅是地球上观察夜空时最主要的背景发光,而且作为一层薄薄的微弱发光球包裹在距地表 100 km 高度的地方。如果我们看向这个发光球的切向,也就是气辉层的边界,那么自然就看到了这条发光的条带。

这也就是 背后蕴含的奥秘!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w3QN8BLw

今天,我们看到了 ,很多人注意到一个细节——地球外面竟然有一层发光的边界(图1)!

这就是大气层吗?夜空中的大气层,为什么会是“亮”的呢?发光的这层又是在哪个高度?发光原理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指向一个词——【气辉】——一种大气发光现象。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让我们从抬头仰望星空的一个细节说起。

在远离灯光的野外甚至空气稀薄的高原,欣赏纯净的夜空时,把目光放在星和星之间的“空隙”,可以感觉到没有星的区域仍然不是直觉上该有的“纯黑”,即使在望远镜中放大观察,暗星和暗星之间的“空隙”仍然有些许明亮,好像我们看到的夜空中有一个微弱发光的背景,而这个发光背景的主要成分,就是地球高层大气的微弱发光,叫做气辉(图2)。

在可见光波段,气辉最明亮的来源是高层大气的氧原子发出 557.7 nm 的绿色光,稍弱的是钠原子发出的 589.0 nm / 589.6 nm 的黄绿色光。这个颜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极光,而且都是大气中这些原子的电离发光,也都发出相同颜色的光,但实际上气辉和极光的共同点也只有前面那半句话了。

从空间分布上看,极光只在高纬度靠近地球磁极的一圈存在,鲜有出现在低纬度,而且结构清晰快速变化,反观气辉,就像一圈完整的发光球包裹在地球外,几乎均匀分布少有结构特征。这些差异通通指向了它们发光原理的差异。极光来源于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轰击,原子们通通变成激发态,随后回到基态而发光。气辉则源于高层大气中的紫外激发,有直接来源于太阳光的紫外线,也有高层大气其它原子离子激发后的次级紫外线,这类激发在稀薄的高层中可以存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因此在地球夜晚的这半边,才有了能持续整夜发光的气辉层。因此极光是荧光,太阳风激发然后瞬时发光,就像生活中的日光灯管;而气辉则是磷光,紫外线激发后缓慢的微弱发光,与生活中的夜光表原理相似。

了解了气辉的原理就可以发现,气辉只能出现在稀薄的高层大气。因为如果靠近地表,假设有氧原子被激发,它很快就会和旁边的原子或者分子碰撞把能量释放掉,只有空气密度足够稀薄时,原子们被激发后能安全的自由热运动,直到自己发光释放能量回到基态。从地表向上走,这个足够稀薄的位置就出现在 100 km 的高度上下。继续向上走,原子们同样也能如此发光,但是更稀薄,看到的光也更弱。因此最明显的发光就集中在 100 km 上下,刚好和传统上对太空定义的 100 km “卡门线”相当。

气辉不仅是地球上观察夜空时最主要的背景发光,而且作为一层薄薄的微弱发光球包裹在距地表 100 km 高度的地方。如果我们看向这个发光球的切向,也就是气辉层的边界,那么自然就看到了这条发光的条带。

这也就是 背后蕴含的奥秘!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w3GCvqlD

明天9月1日,要开学啦! 喵菌温馨提示:各位的暑假作业都写完了么[坏笑]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w31qhxns

太震撼了!床旁边就有一个朝外的舷窗吗……这宇宙景房多少钱一晚?[doge]

- 转发 @人民日报 : 【震撼!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轨拍摄作品发布[威武][威武]】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发布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轨拍摄的高清大图,以 ↓↓网友: 绝了!原图→ :sys_link: 网页链接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w07Nslmk

久违了的“读者来信”[偷笑] 北京中关村二小星云社的朱戈雅老师在暑期开展了一个阅读推荐天文书的活动,其中一位四年级的小同学饶小树选择了菌菌出版的 ,录制了推荐视频(见上条),还写来了一封信,小树同学真是太可爱了!菌菌这就去给你的书签名[太开心][太开心][太开心]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vZvfx2uC

看菌菌收到了什么![憧憬][憧憬][憧憬] 北京中关村二小星云社的朱戈雅老师在暑期开展了一个阅读推荐天文书的活动,其中一位四年级的小同学饶小树选择了菌菌出版的 ,于是有了这段视频 [爱你][爱你][爱你] 小树同学讲的真是太好了!名字也很可爱啊!希望这样的活动越多越好[太开心][太开心][太开心] :sys_video: EasyNight的微博视频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vZlQyTuK

这,真的不是广州亚运会赞助的吗[允悲] :sys_link: 查看图片

- 转发 @Steed的围脖 : 今天NASA的天文每日一图,太仙了~~ 当被称为火彩虹的环地平弧遇到了卷云,竟然是如此效果,惊艳!图源:Christa Harbig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vQVEojaV

可以的,一般选择刚入夜不久的一个固定时间点就好[good]// @十五娘hoho :EN君,请教一个问题:如果我想拍一年四季的北斗斗柄方向变化的话,应该在哪四个时间点拍比较好呢?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可以吗?然后那个晚上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吗?

- 转发 @海上钢琴家ii : 七点的早餐还有半轮月亮 @EasyNight :sys_link: 宁波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vQQtu1gM

所以月亮的另一半是被你当早餐吃掉了?[doge]

- 转发 @海上钢琴家ii : 七点的早餐还有半轮月亮 @EasyNight :sys_link: 宁波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KvPzryBc8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