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菌菌说的是1604年10月哦

// @L0stN0va : 至和元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

- 转发 @EasyNight : 1604年10月,人类发现了一颗超新星爆发。中国的史书中把这颗超新星爆发记载为____。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NnfYNFLZ6

🤷♂️// @十五娘hoho : 分享今早的大雾 评论配图

- 转发 @EasyNight : 明晨(10月10日)日出前,一枚细细的残月会携同两位小伙伴:轩辕十四与金星,一同出现在东边的低空,构成一幅精致的晨曦美景,准备好你的欣赏姿势了吗?不要错过哟~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NnbeWcQ5w

明晨(10月10日)日出前,一枚细细的残月会携同两位小伙伴:轩辕十四与金星,一同出现在东边的低空,构成一幅精致的晨曦美景,准备好你的欣赏姿势了吗?不要错过哟~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Nn5C0mjzN

哇这两朵云。说是龟兔赛跑也完全没有问题呀👍// @福华诗词 : 不在北京,不过昨天我家的猫兔赛跑也很好看
查看图片

- 转发 @EasyNight : 今天的晚霞大家看到了吗?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Nn5onwqqD

上八天了???// @可见的暗物质-J- : 上了八天了,周一快乐

- 转发 @EasyNight : 上了两天班啦,大家周一快乐呀!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Nn2cs2av9

又到了新的节气,今天寒露啦!但菌菌由于假期综合症还没好,拿不起画笔,所以就给大家找找应景的图吧,这张怎么样? 真·hán lù。图来自 网页链接 。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NmSbwx94f


// @方方是不是笨蛋 :我叫方云

// @Range四方 :方云




// @EasyNight :这是2018年1月11日广东上空的“直角云”,是阴阳天的一种特殊情况,确实很罕见。云所在气团两侧的大气不具备成云的条件,它们把中间的云“压”成了这种直角的形状。

- 转发 @桃乐茜的来信 : 为什么云会这样?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NmSag8lXF

假期结束, ! 来点学术问题研究一下。今天是玻尔诞辰138周年,他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来着?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NmHP7bZe5

啊昨天天津的环天顶弧品相这么棒

- 转发 @庄言Grey : 1⃣️幻日

2⃣️3⃣️环天顶弧

10.05摄于天津滨海新区


@凡虫-观云集天 @天象爱好者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NmCjEeNTI

今天是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诞辰108周年。彭院士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曾经师从哪位著名物理学家?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NmyRshSpM

这是2018年1月11日广东上空的“直角云”,是阴阳天的一种特殊情况,确实很罕见。云所在气团两侧的大气不具备成云的条件,它们把中间的云“压”成了这种直角的形状。想象一下包饺子的时候用刀把案板上的面粉刮到一边,和这个原理差不多。

- 转发 @桃乐茜的来信 : 为什么云会这样?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NmbT7lbkv

今年的诺奖颁给了“阿秒物理学”……阿……什么秒?就是10的负18次方秒!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短的时间呢?

拍过照片的你一定知道,曝光时间越长,照片越容易糊嘛!想要拍景物,1秒级别的曝光就够了;拍高速的运动员,大概需要千分之一秒;定格飞快的子弹,需要上百万分之一秒……

还有什么更快的事呢?氢气在氧气里嘭一声爆炸——化学反应里,原子分子振动转动的时间尺度,就在皮秒(10的负12次方秒)到飞秒(10的负15次方秒)的量级,用这么短的时间“拍照”,就能让人们看到化学反应的过程!——这就是1999年诺奖得主Zewail的贡献。

那么,老师还能再给力一点吗?

飞秒再往下一千分之一,就是阿秒了!

这次,产生“阿秒”的仍然是激光。人们把大功率的飞秒激光入射到固体中,使它产生更高倍数的振荡,叫做“高次谐波”,它的能量覆盖范围特别大,那么反过来说,它的脉冲时间尺度就可以做到特别小,小到原来飞秒的千分之一……

一阿秒的时间有多短呢?相当于,以光那么快的速度,都只能跑过一个原子直径的距离。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原子分子里的电子是怎么运动的,电子云如何振荡,如何发生激发和跃迁……

如果说,电子显微技术让人们拥有了定格微观世界空间尺度的照相机,那么飞秒到阿秒技术的发现,就是把微观世界的照相机升级成了“小电影”,那些曾经只能用“含时微扰”来处理的量子体系,从此让人真实地看到了它在时间轴上的演化过程!

很巧的是,一阿秒的时间相比于一秒,差不多正好是一秒的时间相比于宇宙的年龄。这似乎也喻示着,人们对微观和宏观世界的认知,在时间尺度上也犹如咬尾蛇一样衔接在了一起。宇宙诞生到我们经历了百亿年,而想要揭示出太初的基本粒子如何演化出物质世界,也需要人们在阿秒乃至更短的时间尺度上对粒子行为的深入认识。

时间越短,探索越永无止境。

:icon_weibo: weibo.com/5456131713/NmaQviJmq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