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hu1850101627 耶我也有
@bittyisbetty 好的٩(•̤̀ᵕ•̤́๑)ᵒᵏᵎᵎᵎᵎ
告诉你们一些有用的冷知识:
1. 你所担心的事情 96% 不会发生
2.30 秒的拥抱就可以缓解三分之一的压力
3. 每周锻炼 2 次以上就能将因病死亡的概率减少
23%
4. 每天读书 6 分钟就能减轻 68% 的压力
5. 运动 20 分钟就能提高 20% 的记忆力
6. 打吨 18 分钟就能抵得上 3 个小时的睡眠
我的意思是:你要好好爱自己。
@bittyisbetty 一模一样
@mashiro 好可爱,适合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展示
语言的污染真是太厉害了,经常是一层套一层,就算时刻警醒也很容易被带到坑里。比如“延迟退休”,你能看出它其实是“延迟发放退休金”的意思,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仔细想,真的只是“延迟”吗?人均寿命是基本稳定的,所以延迟一年就等于少发一年啊!这哪里是“延迟”,这明明就是“克扣”嘛!同样的道理,所谓“门诊共济”,第一层的污染,是把“挪用”(个人账户)说成是“共济”,这个比较明显。第二层的污染,则是这个所谓“挪用”也是可疑的,因为挪到那个所谓的“大池子”里,有监督有审计有问责吗?什么都没有,所以这明明就是抢了个人的钱去填政府的亏空嘛,哪里是“挪用”这么简单?看到这一层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还有第三层:什么叫医保?是保险还是保障?(比如我怕收成不好存了点粮食这叫保障,这和为防天灾买农业保险是完全不同的性质,保险公司是不能把我的存粮拿走去赈灾的)医保账户是什么性质?是政府的专项税收(类似燃油税),还是说政府只起到一个监管作用,怎么花这笔钱主要由个人决定?这些根本性的区别,都是没说清楚的。比如管理部门叫“国家医疗保障局”,但是职责第一项就说自己管的是“医疗保险”。这种有意的混淆,明摆着就是故意不把事情说清楚。你稀里糊涂地交了一大笔钱,最后根本不知道性质是什么,你自己的权利在哪里。像这样年深日久积习成俗的模糊性,才是简中最根本的“语言污染”,天然就给关于公共事务的辩论增加了困难。很多人还在那儿得意于中文的所谓“博大精深”,简直是光屁股拉磨转圈丢人。当然,好消息是当涉及直接利益的时候,所有的语言污染都失效了:老子账上的钱少了,操你妈听见了吗操你妈!
@peecatboo 噢懂了!自动理解成眼线液笔了hhh
@peecatboo yep 就是想要学会用眼线液笔
@mashiro 是「Toot! 」,现在用网页版进来啦😂
“孰能顿开金枷,几回扯断玉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