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转发博主“白蚁一行”的遗书。我的建议是,看过了就看过了,别转发了。

悲伤的情绪更容易让人共情到,消极的情绪感染力很强,一封遗书,还是一封如此真诚的遗书,在传播过程中会裹挟多少东西出去,谁能预料到呢。

大部分人,看过了遗书,或许会稍微共情一下,唏嘘一下,叹两句人生无常,意义难寻。但是也有人,会因着这个从而迸发出更强烈的死亡欲望。我已经不止一次在首页看到有博主说,因为这封遗书,自己也开始忽然想着结束生命了,但是过了两天,稍稍脱离了那个环境和氛围,再回首看,是觉得自己冲动了的。

有人活着感觉生活无意义,有人活在痛苦里,这是部分人切实经历的,他们想解脱,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其他人,绝对绝对不能去试图美化死亡,没人知道死亡的背后是解脱,还是更深层次的痛苦。如果是我们身边的人想追寻解脱,身为旁观者,或者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作用的人,劝阻是我们的责任。

生或死是每个人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抉择,但偶尔总会有偏向的一方。但是有时候一些东西,可能会造成一时的偏向,最后招致不好的结果,谁又会为此负责呢。

我当然没有能力和立场去评价旁人的选择,我不想那么高傲。但是那封遗书太真诚了,那种疲惫感和无力感刻画得太真实了,对死亡的期待也太赤裸了,所以感染力很强,甚至不少人在羡慕她的选择。这样不好,真的不好,那么多人看似在替他人唏嘘,最后都是共情到自己身上罢了,如此强烈的负面情绪扩散,真的不好。博主是做出了清醒的选择,但是很多人并不是这么清醒的。

顺带一提,那位日本医生我认为极其不负责任。

我尽量让自己不要太高傲太居高临下了,稍微明白一点我想表达的就好了。不要被死亡触动,就这样吧。

@azheng 看这个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有一样的人,但看了内容之后感觉也许有某一种类似的想法是有可能的,但是成因是不一样的。

Follow

@purplemacaroon 感受当然不同,每个人感受都是不同的,但是有些人确实因为这个而产生了较大的情绪起伏。只是建议而已,也没什么

· · Web · 1 · 0 · 0

@azheng 嗯嗯,本来我也觉得会,但看到中间往下一点,我确定没办法共鸣,逃过了😂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