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吃饭,一个在大学教务处工作的姬友跟我们抨击现在的大学生脱离互联网就什么都不会。
她:现在他们的要求是,疫情严重了你们要早点让我们回家,但是又不能提前考试,这样耽误我们复习的时间。所以应该不考试就让我们回家。
我:这事儿我经历过!七五的时候周边枪炮乱响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确实没考试就连夜送回家了。
她:他们石家庄的学生还说什么交通停了要走三四十里的路回家。脑子有病吗?他们每个城市都安排了大学生回家的大巴啊,你去坐啊,实在不行你报警啊警察肯定给你带回家!原来石家庄那个接送点在广场的角落搭了一个小棚子,结果大学生找不到,他们就搬到了出站口,简直了!
我真的笑得好大声23333
上网也不能脱离现实啊 :blobcatgooglytrash:

Follow

@nanmuxu emmm,好像这位做学生工作的真的做得不咋地啊。。。

@nanmuxu 消息没传达清楚 :ablobcatcoffee: ,就算是再好的学生都会懵逼吧……

@banqiao 学校没有义务传达各地政府的消息。他们自己不去关注当地的政策,学校有多少人力物力精力去服务他们那么多学生呢?这姐妹儿每天回答学生饭卡问题就能忙到飞起(也不知道为什么饭卡这么容易丢)。
教务处的职责不包括搜集各地政策和服务点。各地公众号和大学生平台都会有相关信息,实在不行当地的市民热线和服务热线,甚至街道办事处电话也是可以回答相应问题的。然而我非常怀疑他们会不会自己拨打。自己回家途中遇到的问题,不想办法自己解决,刚让学校帮忙解决,我个人觉得是十分大爷的行为了。

@nanmuxu 可是这个责任学校自己说了不算,甚至学生自己说了也不算,,重要的是家长怎么觉得,社会怎么觉得 :ablobcatcoffee: ,所以还是要担的,问题就变成了学校如何优化服务的问题了。

@banqiao 学生有询问的义务吧?家长也有吧?为什么这两者都不询问就直接转交给学校呢?这就很匪夷所思。
尤其是在大学里。以南京大学(为了不暴露姐们儿学校我就挑个最有名的)为例,2020年光新生就3000多人。来自全国各地,回家用各种渠道。就用3000X4来说,不包括研究生博士生国际生,就有12000人。这12000的行动去向,教务处的10来个人,在保证学生日常生活需求的同事,要如何跟踪、如何安排?
不是说优化就能优化,有些事情可以承受,有些事情承受不来。
要优化服务,不要过分服务。学生的自主能力一点没有,光让别人服务,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巨婴么。

@nanmuxu @banqiao
但是学生一路上来都习惯性听从学校家长安排了吧,突然让他们立刻熟练运用各种渠道获得消息也不现实……我觉得至少安排一个讲座或者发个文件教学生该怎么做比较好……

@aksdnh @banqiao 没办法搞讲座啊,各地不一样,甚至点都不一样。能做的就是跟学生说你们关注一下本地动态。

@nanmuxu @banqiao
我指的就是,教学生应该通过哪些渠道去关注当地政府动态,或者该怎么去和当地政府沟通之类的……

@aksdnh @banqiao
很难。
因为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
比如XX发布,是大区域一般都有,但是XX本地宝,就不一定是都有。有的社区有微信群,有的物业有微信群,有的街道有微信群,但是有的就没有。
同一个城市,有的区严禁,有的去限制,有的区开放。学生的信息掌握到什么程度,学生愿意配合到什么程度,学校能够参与到什么程度,都很难。
而且这玩儿,我刚百度了一下,随便就出来了。都不是脱离互联网的事情了,是互联网都不查的事情了 :blobcatgooglytrash:

@nanmuxu @banqiao 毕竟是学生啊……估计很多人从小到大就习惯了听学校家长安排,自己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是不会搜而是压根没有往这方向想过……

@aksdnh @banqiao 说到这个,我想到之前去看的一个民宿的会议,里面有个美院的普通家庭小姑娘,和两个好友一起建立了一个研学的组织。从乡野调查到网站创立到文化研究到出游成型,整个一套流程完整下来,成熟了之后拉到融资现在成立了公司,现在已经站在全国行业会议的舞台上作为主讲和交流嘉宾了,讲的头头是道。才23岁。人与人的差距真的好大。独立、自主、敢于探索,有时候不得不服。
没往这方面想也挺正常的说实话,只是大家都从学生过来的,真的多少人会听,多少人会做,又有多少人会推卸责任、责怪学校,就很真实 :blobcatgooglytrash: 甚至这一套,毕业之后还会持续在他们身上体现。
现在这个学校的留言板上,只要学生有疑问,他们教务处是必须要回复的,基本上已经回答了让他们找当地相关政策。但是,是吧,毕竟学校员工比较好骂 :blobcatgooglytrash: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