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以前总觉得有什么事情,第一次不会是正常的,第二次、第三次做好就行了,然而现在觉得第一次开始就必须全力以赴才能抓住机会

得了看到亚裔主题剧集主演全部换成白人就想吐的病😅

😅感觉上班我学会最多的就是像成年人一样虚张声势,一顿咋呼完之后突然感觉自己的形象会不会看起来很油腻(。。。)

感觉之前买的搅肉器太好用了,不管什么东西都是放进去按几秒就打成糊…………从此我再也不手动切各种量很大的碎末了 :ac_classic25:

梦到在王泪里遇到一个巨大的城堡,然而城堡也是一个无比高大的岩之巨人……于是我就用通天术飞到城堡的楼顶,在一个长长的走廊上和怪物决斗
醒来一想那个巨大的城堡和怪物,感觉是血源画风

看tl就感觉大家好像很难分清文学和现实里存在的性少数的区别,比如认为某个性少数群体应当是对传统异性恋权力关系的反叛,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想象,就说他们是异性恋……我想说的是……性少数群体不是第一天出现在社会,也不是为了反叛异性恋权力关系而诞生的纯种身份政治。如果认为他们作为少数派必须先天性是先锋的进步的,那真实的情况一定会让你大失所望。性少数群体里一样有权力倾轧,有虐待,有一切异性恋有的毛病,因为这是人,不是某种理念的纯粹容器。放到耽美小说里我觉得你爱看互攻就看,不需要说什么你不想看到左右固定因为你认为这是异性恋才有的糟粕,那真实的性少数里同样有0.5偏1只做0,你是不是又要说他们是在搞异性恋呢?不会吧不会吧。
说白了就是我觉得大家老认为少数派就一定要先觉醒然后比所有人都先进,不先进的少数派就一定是被多数人玷污了,我觉得这跟相信无产阶级有救世的纯洁性没什么区别。而且少数派由于长期受到压抑,很可能他们中有更多比多数人更保守的存在,不然大家怎么老调侃恐同即深柜……反正我就是希望,当你谈论某种浪漫关系和性关系时,请分清什么是文学幻想和现实吧。。。

原来钓灵感是英式摇滚风格 怪不得我这么喜欢

今天上课讲到秦始皇让很多人去修秦始皇帝陵,徭役沉重,都是压迫。我说我之前在这个地方工作过两个月。
学生大惊失色,说老师你已经活了2000多岁了!
我:是在秦始皇陵考古工作过,不是修那个陵的时候工作过

rt比如我挺喜欢去看医生的,我觉得有个原因是我小时候去看病都是一个人去面对医生,所以医生甚至有种陪伴功能(。。。。。)

昆德拉说爱情就是不断地追问,他找不到更好的关于爱情的定义,在下一个自然段,他朋友又说,如果这样看待爱情,那没有人比警察更爱我们。昆德拉说就也不是不行,他想象有些感到孤独的人希望自己时不时被带到警察局去,这样就有人向他提一些问题,他有机会谈谈自己。

只是想活在一种一切我想知道的“为什么”都能找到答案的生活里,看来真的很难
总是这样想所以永远觉得自己很笨,因为当下的自己永远回答不了眼前的问题

就感觉那种所谓的“圈外人看了都说好”的同人小说真的存在吗,同人文作为一种本就是基于原作而存在的作品,其实在内容上就已经省略了或者默认读者了解角色的基本形象了,所以不了解这个作品的读者真的能光看一个同人就充分理解到作者想讲什么样的角色吗?
即使这个故事根本不涉及原作背景,但原作角色的基本设定是已经存在于读者心中的,所以作为粉丝就很容易get主角的动机(或者能在心中描摹一个具体的角色形象),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好像就不是这样捏。。。

刚才在和播客搭档讨论播客是不是一个好的内容形式,以及播客的受众是不是发生了变化(欢迎大家提点意见和建议,主播很玻璃心但会酌情采纳)。
我发现我们的访谈节目里,很多嘉宾都会被骂。和相差20岁的弟弟谈恋爱会被骂,嘉宾怀孕了但是对孩子的心情很矛盾会被骂(意外怀孕也会被骂),嘉宾说了和伴侣相处的微妙和不适但又没有和伴侣分开会被骂。而这些评论的人大多数都也是女性。而什么样的嘉宾不会被骂呢?润出国的(很有意思的是同一个嘉宾果断出国的那期被人祝福被人询问经验,而讲到亲密关系的犹豫和迷惘就被人骂)、年长的经历天然更丰富的、果断离婚的、没谈过恋爱但是很乐观把自己称为海王的,我总结为受众的心理投射吧,自己暂时做不到但是又向往的。而那些细微的不分对错胜负没有结果的东西是“没用的”,是没人在意的。
除夕那天我看到很多人在小红书上纠结要不要给crush/前任/前夫哥发拜年短信,很多人会自嘲自己是舔狗小丑。
这件事看起来好像和嘉宾被骂没什么联系,但是我觉得这也恰好说明了大家的保守和紧绷。只做对的事,绝对不能走弯路,只能赢不能输,姿态要好看绝不能狼狈。
人们去观看他人的经历时,好像也是这样,期待一个华丽转身,期待“头脑清楚”,期待大女主爽文。
我的播客搭档说两三年前的受众、社会气氛都和现在不太一样了。现在的人可能更紧张了,各个意义上的。我突然想到了端写中国激女的那篇文章。女权是更加激进的,某种意义上也是更加保守和慕强的。评论里面甚至有人说嘉宾是在搞男权——重新定义男权,只要你不符合我的女权想象就是男权。女的对女的可真不客气。如果这件事在自身的经验里没有发生过,很多人就会缺乏那种共情和想象。
我们播客的简介也是初衷是这样写的:在这个意识形态愈显单一的当下,我们想想聊聊“正常”的边界,探讨“少数”的合理。
我们和很多嘉宾聊天,也许他们的经历和选择我们并不完全认同,但我认为这不重要,了解别人的想法和人生这本身就很有意思。
很多事情不是只有对错之分,生活的答案不是只有一种。但我发现想要不迎合谁的想法而仅仅是呈现,“呈现”这个行为在简中今天的环境都变得很难。
在打b工的仓促间隙先写这么多。

开了一早上车 :ac_classic03: 大年初五怎么路上车也这么多

。其实,我看上春山这个舞台根本什么都没发现,怎么会闹到全网吃瓜围攻白敬亭,大概还是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很闲吧…………

年初三,做小三 

年初三,做小三。
三在中国传统中,有万物之源、无穷无尽的意味。在当代社会,礼拜三也往往是人们工作热情最为低落、最需要精神鼓舞的时刻。
因此,苦于上班的劳动人民就自发形成了礼拜三做小三的习俗,在这一天,所有的无产者纷纷走上街头,走进别人家里做起了小三,与已婚者同乐
什么知三当三,你老公选择了我,你才是小三吧,搞笑
以前道德观念高,做小三只敢偷偷摸摸胆战心惊,生怕被人知道,现在做小三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交友门槛,人生理念。当小三 is underrated, 当小三不仅是一个动作,还是一种心情,一种 mood in mind,一种state of being。如果你没当过小三,我感到遗憾
别人做小三,自甘下贱
朋友做小三,别被发现
自己做小三,倾城之恋

其实感觉微信读书这个评价不太合适,因为这书我能读19天还是因为这本书后面很多他们做实验的记录,并没有什么可读性,每次看了就犯困但又不想跳过,所以就只能每天看一点。。。。

真正我爱看的书其实都是一天连看几小时高强度看完的

冷知识……??验证你不是机器人的选择图片的reCAPTCHA,和多邻国,是同一个人发明的

。看了活动剧情感觉,最可怕不是角色卖cp而是卖的实在太难吃,如果甘鹤很美味我也就欣然接受了,关键是台词感觉干巴巴的实在是没啥东西,就感觉还不如让她俩跟我多说几句来得爽……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