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日历 12月27日 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可能大部分人都听说过麝香的味道,然而少有人了解“麝”活着的模样。“麝”包括林麝、原麝、马麝等7种麝科动物(Moschus)。分泌麝香的麝香腺囊位于雄麝腹部靠近肚脐的地方,是个球形凸起。麝香腺平时就能散发异常的香气,每年春夏之交时更是会加剧分泌,产生大量气味浓郁的红褐色膏状物质。
麝香的味道起到了标记作用,能确保林麝自己在一年大部分时间不被同类,特别是同性打扰,雄林麝也会用这味道来完成求偶期的热烈追逐。然而也正是这味道,给林麝惹上了满身的麻烦。
在20世纪50~60年代,麝是中国山林中数量最多的食草动物之一。然而因为杀麝取香,每年有约30万只麝在野外被捕猎;到了1980年,这个数字又翻了几倍。折算下来,建国后30多年中,先后有数千万只麝因为麝香而被捕杀。然后仿佛突然间,人们发现,麝不见了。
今天,林麝的养殖产业越来越成功,人们希望可以由此减少对野生林麝的捕猎。这真的可以实现么?通常,一种基于养殖的动物制品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以帮助野生种群远离盗猎:
1.养殖产品被广泛认可与野生产品有同样的作用和功效;
2.养殖产品的出现不会扩大市场需求;
3.养殖产品性价比更高;
4.养殖个体不需要从野外补充;
5.市售产品可以追溯来源,野生动物制品无法流入。
除了第三条,其他几条目前都难以实现,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合法”的市场中充斥着野生林麝制品。我们前方的道路,可能仍然很远、很远。
作者 @王放_自然测量员